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村村有团队 事事有回音

2015-05-08 11:4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张永幸 通讯员陈莹

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如何开展?遂溪县建新镇创新办法,通过“网格化管理”探出一条新路。

今年以来,建新镇推行“网格化管理”制度,通过“每月开讲”活动,强化“一站式”服务,保证驻点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落实,做到了“村村有团队、户户有联系、事事有回音”。

“镇干部一个都不能少”

今年年初,建新镇党委召开动员大会,要求驻点联系群众工作做到“全覆盖、无死角,镇干部一个都不能少”;镇干部对所有群众都必须普遍接触,不管谁来反映问题,都要满腔热情地接待。

为了真正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建新镇科学划分网格,以镇内6个村委会为大网格,以32条自然村为中网格,以村民小组为小网格,实行固定到组、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的“网格化管理”,确保“村村有团队、户户有联系、事事有回音”。

由镇领导干部牵头组建1个小型的团队,对应联系1个村委会,每周统一固定1天时间作为驻点日(遂溪县统一确定每周二为驻点日),现场办公,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引导群众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

该镇还要求每名领导干部联系1名村干部、1名党员代表、1名普通群众代表、1名困难群众代表,每月至少到各联系的干部群众走访一次,印发便民服务联系卡,公布每个村挂点领导干部的联系电话,畅通群众诉求渠道;镇党员干部每人联系5户群众进行“走亲”,真正访民情、解民忧。

今年以来,通过“网格化管理”,建新镇驻点干部实地走访群众500余户,收集群众各方面意见建议97条,当场解决25条,协调解决72条,解决群众出行难、饮水难、读书难等问题80余起。

“每月开讲”走进农村

“网格化管理”如何实现常态,这要求驻点干部、村干部都有新思维。建新镇从4月21日起,将“每月开讲”活动延伸至村举办,化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每月开讲”定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二举办,地点就在各驻点村办公楼。讲课内容包括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传授种植和养殖技术,讲身边的好人好事等。授课人是驻村的镇干部、村干部和种养专家能手,授课对象主要是村民。授课时间实行20分钟上课、20分钟讨论、20分钟解决群众当场提出的问题。

4月28日,建新镇“每月开讲”活动延伸至牛寮村进行,驻村干部、种养能手、村民代表等近30人参加。活动上,镇党委委员、驻村领导陈光豪就“如何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做了报告,系统讲授了农村“三资”管理等相关问题,提高了牛寮村干部和村民对农村“三资”管理的认识。

早在2014年10月,建新镇就开始举行镇一级的“每月开讲”报告会,由一名镇领导或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在镇政府讲课,镇村干部、镇机关和事业单位负责人等参加。该活动让驻点干部每人每年集中学习的时间超过200小时,干部抓基层工作的能力得到提高。

“一站式”服务 群众得实惠

为了使“网格化管理”落到实处,建新镇还规定,每一名干部要与每一户村民进行点对点的服务,做到直接与群众面对面,直接为群众排忧解难。

2014年,经驻村干部努力,共有320户参与创建“平安家庭”,参与率达到70%;排查矛盾纠纷73次,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8起,大多数问题都能在“家门口”得到解决。

该镇投入38万元完成6个村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统一修缮村党代表工作室,建立健全党代表工作室、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推广一站式服务、群众事务代办等做法,要求驻点村干部每周要有一天到驻点村工作室现场办公。

该镇每年还安排10万元发放村委会工作经费,落实经费保障与硬件设施的配备工作,保证工作室工作的正常开展,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的零障碍便民服务格局。

驻点领导干部实行“包片包干代办”责任制,事无巨细服务群众,民生实事办成一桩又一桩:城乡居民医保和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2279人,已完成县下达的任务;水稻保险17585.5亩,参保率100%;完成困难就业群体就业任务的100%;争取上级资金50多万元,为建新中学、中心小学和卜巢小学修建水塔,解决学生饮水难等问题。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十五运城市志愿服务岗前演练
  • 激情迎赛事 湛江气氛浓
  • 十五运会跳水男单10米台决赛 “湛将”朱子锋获第六名
  • 遂溪岭北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
  • 全球首创!“湛江湾1号”养殖平台即将交付
  • “小海豚”护航十五运!湛江赛区志愿者誓师出征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