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一行在徐闻县前山镇下园村探访该村的古村落情况时,发现该村一口建于400多年前的古井,而且村民至今还在饮用井水。
下园村位于前山镇东面沿海,毗邻有名的山海渔港。村四周几乎被宽阔的田野包围,背依当地为数不多的高地猪峰岭,是一条依山傍水、环境靓丽的村庄,目前常住人口700多人,村民以捕捞、养殖和耕种为主。
笔者看到,古井就在村前的公祖庙附近。村民已在井边用水泥、砖头等建筑材料对周围进行加固和美化。为了加强安全,村民还根据井口大小,用水泥造了一个圆圈,扣在井口上,予以保护。据目测,井口用经过精湛工艺加工后的青石护盖,呈圆型;井下则用青石块环砌,以阻挡井沿的污泥掉落并起到过滤井水的作用;井水较盛,离井面只有一米距离;井水极清澈,阳光下,肉眼可视底,估计水深两米。俯身井面,用一节绳子系住铁桶即可打起井水。笔者试饮一口,顿感清甜透心凉。其他人跟着试饮,也纷纷称赞。
徐闻县历史文化专家组的成员吴凯介绍,结合该村的族谱记载及井的建筑形制推算和判断,该井在明朝1585年间已建成,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村中73岁的李大伯说,在他的记忆中,该井从未干涸过,村民至今还在饮用井水,“特别是去年的两次大台风期间,村中停电停水5日,700名村民就靠这井水,度过了艰难的风灾期。”现在,村民都称它为“救命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