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热带农业科技协作网副理事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王庆煌充分肯定协作网取得的成效。
湛江新闻网讯: 7月26日上午,全国热带农业科技协作网理事会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召开,来自全国热区8个省(区)农科院的领导和48个理事单位的110名代表齐聚一堂,研讨协作网“十三五”热带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攀枝花市委常委、秘书长许健民致欢迎辞,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唐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王庆煌到会讲话,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刘作易主持理事会。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党委书记秦福增、副所长詹儒林率所里芒果专家等一行五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理事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场会会议精神,围绕聚焦影响热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领域和关键技术,研讨如何推进协同创新、促进热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唐珂对热带农业和协作网的发展提出建议。一是热带农业要适应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要通过科技创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要因地制宜,坚持适度规模经营,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把广大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带动起来,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做到高效、生态。二是协作网要充分发挥作用。协作网作为热带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依托平台,要好好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协同创新联盟、云平台,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跟科技部、农业部等大的科技规划有效街接,提高科技创新的针对性,谋划热区农业科技创新。协作网要加强与龙头企业对接,把产业链做长,延伸。要充分发挥企业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推动科研体制机制的创新,增强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多出、快出、早见效。协作网还要积极参与“农业走出去”国家战略,抢占先机,体现热带农业的价值,有所作为。
全国热带农业科技协作网副理事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王庆煌充分肯定全国热带农业科技协作网取得的成效,并就协作网如何更好的发挥协同创新、协作推广的作用提出要求。一是凝炼重点,扩大影响。他指出,服务中国热区是协作网和热科院担负的职责。天然橡胶、甘蔗、冬季瓜菜、南繁种业、热带木本粮食作物、热带木本油料、热带果树,香辛饮料等是服务的重点领域,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通过产业发展、产业升级、产业示范,支撑农业走出去。二是协同创新,协作推广。协同创新首先要以项目为纽带,以示范基地作为平台,以政府+科技+企业作为发展模式来推动协同创新。协作推广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果物化为先导,走一条成果的工程化,科技产品的规模化,市场化与品牌化的发展模式,全产业链设计。三是加强组织,发挥作用。协作网理事会要紧密围绕热区、国家的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决策职能,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科技支撑企业在市场中发挥作用。
本次理事会由四川省农业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全国热带农业科技协作网、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来自贵州农科院、海南农科院、云南农科院、江西农科院、福建农科院、四川农科院、广西农科院、西甜瓜专委会等理事单位、专委会负责人或代表分别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结合攀枝花芒果发展模式,讨论协作网“十三五”科技协作推广模式,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王松标副研究员在会上题为“院市合作,助推攀枝花芒果产业转型升级”报告中谈到:在院市合作框架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属各科研所依托各自技术力量,9年来,通过产业调研、规划,新品种、新技术支撑,聘请专家顾问、派遣科技副县(区)挂职,多层次人才培训和专题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共建,联合项目申报,以及协同科技攻关等合作形式与内容,分别与攀枝花各区县、农林科学院、新农学校、锐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以及生产企业对接,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开展协同创新与技术合作,使科技成果迅速推广。新如今新品种、新技术在一些试点村普及率达到80%以上,晚熟芒果套袋技术入户率达95%以上。商品果率90%以上,平均亩产1500公斤以上,产量提高了286%,让果农普遍增产增收。
南亚所在攀枝花挂职科技人员、攀枝花市锐华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范辉建,也在协作网理事会上,就“攀枝花市芒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作了报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