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京东自营粤西首店项目正式落地霞山。项目的成功落地,离不开霞山区招商的务实举措。
京东自营粤西首店敲定霞山,7027.9平方米的科技体验型商场将带来20万种商品、24小时送达服务,更有免费上门量房的全屋家电解决方案——这份“家门口的京东体验”,不仅是湛江市民消费升级的新选择,更以一个项目为切口,照见霞山区一套“三管齐下”的招商计。
“三管齐下”,是霞山强招商的务实逻辑——管行业要抓招商、管区域要抓招商、管资源要抓招商。这三个“管”,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更是打破部门壁垒的责任闭环、激活区域潜力的资源整合、贯穿项目全周期的服务延伸。“三管齐下”如三箭齐发,都瞄准同一个“靶”:将“招商”从单一部门的任务,变成全域协同的系统工程,让每一个环节都能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每一份力量都能指向项目落地。
“管行业抓招商”的关键,是让“行业主管”变身“招商主力”,以专业度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以往招商常是“招商部门唱独角戏”,霞山则明确商贸、工业、文旅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招商责任——具体到这次京东自营粤西首店项目,霞山区科工贸局作为商贸行业主管部门主动把项目“扛”了起来,针对企业需求对接产业链资源,面对堵点牵头协调审批事宜。更具突破性的是服务机制升级:将“全程代办”从工业项目延伸至所有投资项目,无论企业所属行业,都能享受“一站式”服务,无需在部门间奔波。“行业主管+全流程代办”的组合,让招商既有“专业判断力”,又有“服务执行力”,精准破解企业“落地难、办事烦”的痛点。
“管区域抓招商”的创新,在于打造“领导带头+区域联动”的责任闭环,让招商压力层层传导、动力环环相扣。区领导带头参与招商推介、接洽客商、督导项目,把“顶层重视”转化为“具体行动”,从而赢得企业信任;各街道、区域立足自身定位,挖掘商业载体、闲置空间等招商潜力。以往“各管一摊”可能导致的资源闲置、信息滞后,变成如今“全域招商、人人有责”的合力,不仅让项目落地速度加快,更让招商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管资源抓招商”的突破,是通过“资源整合”,让每一份资源都成为招商“加分项”。一方面全面梳理场地、政策、配套等资源,形成动态更新的“资源清单”,避免招商“手中无牌”;另一方面通过临时专班打破部门壁垒——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强化跨部门、跨领域的沟通协调与合作,确保项目能落地、快落地。如此一来,分散资源形成合力,既减少浪费,又能“量身匹配”企业需求,让招商从“被动等待”转为“主动供给”,企业的体验感自然就好了起来。
更进一步看,这个项目的意义早已超出“一家店”的范畴。它是湛江营商环境竞争力的“试金石”——当京东选择将粤西首店放在霞山,看中的不仅是湛江的消费潜力,更是当地高效务实的政务服务、跨部门协同的保障能力。如今,国内很多城市都在争抢“首店经济”,但真正能留住项目、激活项目价值的,终究是“实打实”的营商环境。霞山的实践证明,招商不止于“管”,而在于“管”的背后——以“服务到底”的诚意,帮企业解决从落地到运营的后顾之忧;以“全域协同”的智慧,让每一份资源都能成为吸引项目的“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