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把稳定粤西外贸增长作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任务。记者 杨迅 摄
近日,记者从湛江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湛江市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出口总额3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9.1%,占全市外贸出口总值的37%。其中,6月我市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出口9.6亿元,大幅增长86.2%,占当月湛江市外贸出口18.6亿元的“半壁江山”。
主动适应新常态 加快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
在粤西外贸进出口稳增长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切实把稳定粤西外贸增长作为支a持湛江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首要任务,扎实推进各项业务改革,优化服务,出台促进粤西外贸稳定增长十二项措施,力促对“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一枝独秀”。
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湛江与沿线国家实现互联互通方面,湛江拓展环北部湾地区“三地七方”合作为多方合作,推进港口间合作促进区域航运发展,配合政府优化粤西口岸整体布局,支持粤西地区开拓新型贸易业态,加快培育完善粤西地区保税加工产业等5项措施。“三地七方”合作推行后,一艘装载300个20尺集装箱的进出口船舶,航行“香港-湛江-海口-北部湾-香港”航线,每航次可节省航运时间约30小时,缩短航线距离约100海里,节约运输成本近10万元。
在对外开放的路上,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是湛江的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宝满集装箱码头、30万吨散货码头和宝钢湛江钢铁专用码头3个港区正逐步建设完善。截至6月底,上述3个港区共监管进出境船舶103艘次,货运量731.7万吨。
相关部门业务改革 提高通关效率
据湛江海关分析,今年上半年,湛江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出口稳步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政府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挖掘自身产业优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走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家电制造、水产品加工、蔗糖生产、饲料工业、果蔬加工、塑料鞋制造和羽绒加工等产业已形成集群化发展模式; 二是企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实现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原有市场,努力开拓和培育新兴市场;三是海关携手口岸部门深化业务改革,主动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三地七方”合作,提高通关效率,促进粤西外贸稳定增长。
湛江海关表示,近年来,湛江海关着眼创新通关模式、以科技手段优化通关环节、联合口岸业务部门同心协力建设优质高效通关环境。试点推行智能化快速通关改革,开展“泛珠四省”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与检验检疫、边检、海事等口岸联检单位共同推行“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通关新模式、推进“单一窗口”建设等3项措施。自今年4月智能化快速通关模式启动以来,关区共49家进口企业经向海关申请获批适用,参加试点企业的平均通关时间同比去年缩减78.3%;目前湛江市近900家进出口企业可在“泛珠”四省内任意口岸进出,减少转关车辆租赁和货场租金等支出,节省20%到30%的通关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