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互联网+”正改变传统养老模式 市区老人持观望态度

2015-09-06 16:00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策划/黎东婵 文/张雅婷 图/欧阳泽

老人自己在家不能做饭,怎么办?别急,只要老人用遥控器点一下电视上的服务菜单,发个点菜指令,服务中心就会收到信息,并为老人配餐。这样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吃上放心可口的饭菜。

以上所说的就是“互联网+养老”居家服务系统,可以让老人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智能化养老生活。换言之,老人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完成。

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养老产业也运用此模式,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蓬勃发展,目前部分城市已经推出各种“互联网+养老”的服务系统。

老年人上网,改变生活方式。

“互联网+养老”模式应运而生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日渐突出,截至2014年底,中国老龄人口已达近2.12亿,占总人口的15.5%,预计到2055年,这个比例将达到35%,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此外,中国人的养老观念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但随着子女们工作紧张程度和压力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老人家庭处于一种“空巢”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社区、养老机构如何探索一种更适合老人生活的养老方式,满足他们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是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互联网+养老”在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大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大力发展“智慧养老”已经成为解决当前社会难题的方案之一。智慧养老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让养老服务更加便捷、更加个性化及人性化的一种养老趋势。它实现了老人在家即可享受紧急救助、商品购买、健康管理、就医等服务,同时为机构养老、地产养老等多种养老领域提供高效的管理及多样化服务,促进了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从电脑屏幕上找到老年人喜爱的商品,扫描二维码就能生成一张电子订单;通过先进的可穿戴设备,对自己和老伴儿的身体状况进行数据化跟踪和健康管理;根据老年夫妇和儿女的需要,可定制个性化的家政服务……目前,上海、厦门等地在社区已开始试行老人居家信息平台建设,在社区建平台、家庭设终端,监控老人健康状况的同时,引导老人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活动,接受社会服务。

市区老人对新型养老模式持观望态度

虽然“互联网+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可以让养老服务更加便捷、更加个性化及人性化,可是要在我市普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根据市政协委员成俊芬在湛江市政协十二届第四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加快湛江市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显示:希望提供生活和医疗方面的上门服务和社区服务的养老方式主要为社区居家养老占44.39%,由子女、家人照顾或自理的家庭养老占29.60% ,福利院、养老院的机构养老占24.66%。

假如所在的社区或附近的社区开设了社区养老或机构养老,表示愿意参加70.40% ,看情况24.22%,不愿意4.93%;假如政府在郊区或附近县域开设养老机构,愿意参与46.19% ,看情况45.74%,不愿意7.17% 。

针对这种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养老模式,记者走访赤坎、霞山多个社区发现,受身体、心理、经济条件、教育程度等因素的限制,许多老人不熟悉电脑技术操作,他们对互联网的热情不高,因此,在养老企业中推行互联网应用技术仍有不少阻力。许多老人对这种新型养老模式持观望态度。“受身体、心理、经济条件、教育程度等因素的限制,许多老人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更别谈上网了。要老人自行上网查询信息有难度,从互联网到老人之间,目前还需要人力的帮助。”今年刚从事业单位退休的王阿姨说道。

“现在许多年轻人都上网购物,虽然是方便,但也很容易买到假冒产品,甚至被骗钱。我们一把年纪,如何分辨真假啊?再说,电脑键盘有那么多按键,我们哪里懂得操作啊?一把年纪再学电脑,真的没有精力了。”家住在寸金社区的王爷爷如是说。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千鹭齐舞奏响生态乐章 东海岛龙轩村滩涂成白鹭“欢乐园”
  • 湛江00后“老将”出征全国技能大赛,实现历史性突破
  • 突发急病高效救援 空中生命通道再显担当
  • 湛江木偶戏表演技艺体验活动举办
  • “香江共融——湛江赤坎非遗文化体验”交流活动举行
  • 湛江口岸通关便利化政策推介活动走进贵州重庆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