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两地联手践行“三严三实” 奏响扶贫“双到”动人乐章

2015-10-15 11:5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吴文静

引言

一边是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一边是粤西经济发展较慢地区,扶贫“双到”这条主线将广州越秀与湛江徐闻两地紧紧相连,共同奏响了帮扶徐闻贫困农村和农民从直接“输血”到创业“造血”的动人乐章。

根据省委、省政府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部署,从2013年6月起,广州市越秀区积极对口帮扶徐闻县新寮镇东塘村、塘口村,和安镇佳平村、云头村,锦和镇锦丰村、胜利村,龙塘镇龙安社区、黄定村、东角村和南山镇海港村10个贫困村。两年多来,越秀区积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多方整合资源和筹集资金,用真心、真情和真干,把爱洒在了对口帮扶的10个贫困村,让精准扶贫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了累累硕果。据统计,迄今10个贫困村累计筹集帮扶资金6371.07万元,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005.89万元。

扶贫,改变的不仅是村容村貌,还有人的观念和精神面貌。农村社会治安好了,村“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强了……驻村干部走在路上,村民都会向他们致以由衷的谢意!

两地领导对接 拉开扶贫“双到”工作序幕

2013年的10月,越秀区四套班子领导率区部分职能部门的领导赴徐闻县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调研,拉开了扶贫“双到”工作的序幕。

两年多的对口帮扶,越秀区一直注重和加强区县高层领导间的对接,区领导多次赴徐闻进行实地考察,着力从区县层面进行宏观谋划和部署。对帮扶村遇到的实际问题现场办公,对徐闻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洽谈……一场场着力解决问题的直接对话不曾间断。

在加强区县沟通的同时,两地还把协调机制扩大到镇村一级,使镇村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所在镇认真协调解决帮扶中存在的问题,所在帮扶村“两委”干部积极参与各项工作,让驻村干部有了强大的组织后盾保障。

为创造性地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越秀区对每个贫困村实行“1+1+1”的帮扶模式,即是每条贫困村的责任单位有3个,1个职能局作为牵头单位,1个街道作为配合单位,还有1个商会(协会)作为对口联系单位,三管齐下,优势互补,形成整体合力。这种帮扶模式,使全区各种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区各机关单位、街道、群团、企事业单位及商会等社会力量有效调动,共同参与扶贫工作,很多社会组织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热心人士直接与重点帮扶村、贫困户挂钩帮扶,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扶贫开发事业的良好局面。

例如,对口联系佳平村的越秀区海味干果商会,专门筹集了3.99万元,设立“和安镇佳平村助学扶贫基金”;越秀区民防办、珠光街组织区纺织品商会以及广东狮子会星光服务队为锦丰小学捐献了30万元,建成了篮球场、乒乓球台、沙池等体育设施和学校围墙,还捐献了崭新书桌等,让当地学生能在教学设备完善和安全的环境学习。

项目实施中,越秀区始终坚持帮扶单位扶持一点、村民自筹一点、发动社会资助一点的理念,注重克服当地“等、靠、要”思想。黄定村辖内的前村村休闲文化广场投资近20万元,村民及社会热心人士筹集了14万元,扶贫资金投入6万元给予支持……佳平村在建设路灯工程时,采取谁捐钱多就把路灯装到他家门口,大大调动了村民筹款的积极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帮扶工作启动之前,毓秀区就在全区范围内公选了11名副科以下、年龄在40岁以下的驻村干部。该区驻徐闻工作组的组长,则从全区40岁以下、熟悉当地语言的副处级以上干部中挑选。12名派驻徐闻的干部学历均本科以上,其中硕士8名,占2/3;其中还有3人为湛江籍,不仅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也成为其他干部的翻译,为顺利推进工作提供了便利。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迎战超强台风“桦加沙”  市民采购物资忙  商超市场备货充足
  • 全市27933艘渔船全部回港避风
  • 全力保障港口安全
  • 城综部门全面加固行道树 筑牢防台风安全线
  • 做好防御工作确保师生平安校园稳定
  • 湛江启动海上防风Ⅰ级应急响应,全面进入最高级别防风状态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