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云和作品
为艺术扎根生活
2004年,巨云和带着对海的向往来到了湛江——这是一个冬无严寒,四季如春的地方,天空和大海都有能激发人无限的遐想和创作的欲望。他特别喜欢去渔港写生,觉得渔港极富雷州半岛特色,集合了适合创作的诸多元素。
多年来,巨云和把外出采风、写生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每逢假期必带上画具出门,一去就十天半月。如今,他家里写生作品就有三、四百幅,码得整整齐齐。
巨云和第一次深入雷州乌石港写生,便对渔家风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发现,那里渔民生活方式与北方大有不同,“这里的渔民带着器皿和被子生活在船上,船头船尾挂着红布、插着红旗”。戴着和渔民一样的斗笠,巨云和每天都在渔港里画画,画潮涨潮落,画不同时段海滩和天空的变化;他和渔民交朋友,上船了解渔家的生活。
渐渐地,他发现,渔船不仅是渔民生活的场所,也是渔民精神家园的寄托:“渔民向往丰收和平安,小船出海要十几天,大船远航要一两个月,过去海上通讯不佳,出海就像一场冒险,所以,渔民在船头船尾挂上红布,出海前会祷福。”

巨云和作品
巨云和画的渔船是静态的,形状各异、疏密不同,以不同的姿态在港湾里静静地停泊,狂风恶浪都远遁了,唯离背后广阔的天空、辽阔的大海——这种宁静,是他对船所寄予的渔民精神家园的理解,也是他追求的精神家园——每次外出写生,他都会带着太太,到了假期还会带上孩子,一家人开着车,开始愉悦的身心放逐,走到哪画到哪,“我白天画画,太太买菜、做饭、洗衣,我很享受这种和谐宁静地生活。”
巨云和说,他会经常想起山清水秀的河南济源老家,怀念在山林间自由穿行探寻山林秘境的年少时光,以及质朴纯真的乡愿。同时,他对艺术又有着太多的豪言壮语,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出发,去体验各种不同的情景给自己带来的满足和喜悦。
在巨云和的作品里,如果说达拉别兹的山林系列寄予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守望,那么,湛江渔港系列的船只,则寄予了他对远方蓄势待发的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