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雷州东西洋“聚宝盆”里没有宝?

2015-11-20 09:3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策划统筹/肖胤 采写/ 张永幸

雷州东西洋优质水稻生产示范基地内,南渡河两岸,未收割的稻田与收割后的稻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记者 郎树臣 陈煜 航拍(资料图)

在这个湛江的深秋,收割机从东西洋万顷良田中轰鸣开过,无边的金色被收割,然而并未给稻农留下太多喜悦和财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些优质稻产区,高端优质稻供不应求,米厂争抢着高价收购。东西洋难道就不能打造出自己的优质稻拳头产品吗?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其实湛江人手里有国内最尖端的优质稻专利,只是需要用市场的力量去将其推向东西洋田。原来,东西洋这个“聚宝盆”里,其实真的藏着重宝。

雷州东西洋优质水稻生产示范基地内,收割机在金黄色的稻田里忙碌着。记者 郎树臣 陈煜 航拍(资料图)

聚宝盆里种“草”不种“宝”

多年来,高产杂交稻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居功至伟。但我市一些水稻专家指出,在东西洋这样得天独厚的沃土上,长期以来只种高产水稻,产品的商品价值太低,有产量无效益,实际上已经走进了一个误区。

我国将优质稻谷分为三等,设置了共14项优质稻谷质量指标,包括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粒型(长宽比)等。俗话说“吃面吃面筋,吃米吃弹性”,直链淀粉含量是决定稻米弹性的关键所在,优质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5%—20%间。

记者调查发现,东西洋种植的一些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太高,米吃起来很硬,不符合国内大部分消费者的口感需求。目前,东西洋农民种植水稻多是自产自销,并非面对市场。长期以来,普通杂交稻不论气候好坏都旱涝保收,加上有国储粮的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雷州东西洋的农民便形成了依赖性,“温水煮青蛙”,鲜有人想过要种真正好的水稻。

即便有人愿意“吃螃蟹”,但优质稻品种多,错选了不适合的品种,或遇上气候不好,优质稻减产,往往种了一造后便放弃了。在收购商眼里,东西洋也不是他们寻找优质稻的目标区域。东西洋的品牌价值,就真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粮仓”而已。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千鹭齐舞奏响生态乐章 东海岛龙轩村滩涂成白鹭“欢乐园”
  • 湛江00后“老将”出征全国技能大赛,实现历史性突破
  • 突发急病高效救援 空中生命通道再显担当
  • 湛江木偶戏表演技艺体验活动举办
  • “香江共融——湛江赤坎非遗文化体验”交流活动举行
  • 湛江口岸通关便利化政策推介活动走进贵州重庆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