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生态养殖 养虾新出路

2015-12-24 11:32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采写/梁染渠 黎阳明 摄影/通讯员张再漾

徐闻县自去年评为“中国.长寿之乡”后,人们对徐闻人的饮食菜肴也关注起来。央视曾派出摄影组报道了徐闻县西连镇金土村的“长寿汤”,“长寿汤”也因此名噪一时。而“长寿汤”的主要食材是徐闻出产的鱼虾蟹等海产品。

现在,先来谈谈徐闻养殖的虾——

“十里银滩,十里虾塘”,这就是徐闻沿海地区部分滩涂的真实写照。沿海的滩涂和农田被改造为虾塘,养虾成为当地人致富的一条路。

如今,养虾业每况愈下,人民的收入也大不如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虾难养了,虾的抵抗力比以前差了,甚至出现虾吃料长不大的现象,不知道是种苗问题还是饲料问题,或是其他问题所致,现在想把一条虾养大很难了。”徐闻新寮镇虾农黄竑说。为此,本报记者深入到徐闻沿海养虾地区进行调查采访,试图帮助虾农解决养虾难问题,探索养虾的新路。

松树港对虾养殖基地

养虾是一条致富路

雷州半岛作为全国重要的养虾基地,虾塘开发面积达30多万亩。养虾行情好,群众热情就高涨了,养虾成为了当地人的致富路。因此,也成就了“全国每5条虾里就有2条‘湛江制造’”的佳话。

根据记者近十年的调查发现,随着海滩涂的大面积开发,借助丰富和优质的海滩涂资源,当地人纷纷搞起了鱼虾养殖业,其中养虾成为了养殖业的首选。

1982年,新寮后海利用围海造田的剩余水面,开挖虾池75亩,放养墨吉对虾104万尾,产虾400公斤,拉开了徐闻对虾养殖的序幕。目前,徐闻全县开发的虾塘面积达5万亩,遍布于该县沿海各镇区。对虾养殖业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新寮岛的面积46.1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7万人,全岛养虾户占据了大部分,一户一口塘。当地人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等作物和从事海水养殖业。随着虾生意的飘红,“养虾热”逐渐盛行于新寮岛,当地农民纷纷加入养虾队伍。

“农田土瘦,就种一些水稻、番薯和花生,产量低,一年下来只够养家糊口,养虾就不一样,建新房,过好日子就靠它了。”新寮镇南村村民黎大帅说,正常情况下,一口虾塘一年的利润达数万元,种田的人比以前少了许多。

1234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迎战超强台风“桦加沙”  市民采购物资忙  商超市场备货充足
  • 全市27933艘渔船全部回港避风
  • 全力保障港口安全
  • 城综部门全面加固行道树 筑牢防台风安全线
  • 做好防御工作确保师生平安校园稳定
  • 湛江启动海上防风Ⅰ级应急响应,全面进入最高级别防风状态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