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农收获对虾。
养虾难?难在哪?
养虾业在徐闻风风火火十多年,依靠养虾致富的人不在少数。可如今出现了“虾难养”的境况,很多有十几年的养虾经验的“老手”都未曾遇过。曾经的香饽饽,如今却成为了人们的负担。是因为行情不好,还是因为种苗和饲料出现质量问题?
记者从湛江各大对虾收购市场了解到,40条一斤的南美白对虾的价格在24元左右浮动。收购老板告诉记者,十几年来,南美白对虾的行情一直很稳定,有好虾就不担心“有虾无市”。春节将近,元旦后虾价会上涨。
在记者的走访过程中,有不少虾农反映虾长不大。
“以前虾好养,往虾塘里放一条虾苗,即使你不理不睬,也能健健康康地长大,可现在非同往日,虾难养了。”南山镇海港村邹九三摇头感叹地说,养了十二年虾,现在的情况大不如以前。例如虾容易感染上病菌,虾吃了料却不见长大等等。他近三年养虾几乎没有赚钱了,不知这样的境况何时能改变。
有养虾资深人士直言,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对虾种苗的需求量也逐渐增长,如果对进口虾母的健康质量把控不好的话,将会影响到种苗的质量。“以前的虾母是万里挑一,所以品质有保障,而现在的种苗需求量这么大,虾母可能是万里挑一百了,品质参差不齐,会拉低整体质量。”徐闻水产公司一陈姓工作人员说。
12月15日,记者来到新寮镇养虾基地看到,虾塘上一番破败萧条景象,被水冲垮的堤坝,破烂烂的供氧机和水管,一些房子已经好久没有人住了,几乎听不见机器的声音,即使到了给虾投料的时间也少有人迹。“台风破坏的虾塘还没修复,虾又难养,有些人都不敢再养了。”虾农陈秀英说,养了十几年虾,最近几年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有些人开始打退堂鼓了。
“由于长期连续养虾,过量的饲料、排泄物以及各种分解物质污染了虾塘的土壤,塘底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淤泥。这些淤泥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滋生病菌,导致虾苗发病。”海洋与渔业局一黄姓技术人员说,除了受天气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外,种苗和饲料若出现质量问题,也会导致绝收。
据悉,2015年下半年,徐闻全县在养对虾的虾塘约1万5千亩,占了不到全县虾塘总面积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