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户在给猪喂食。张锋锋 摄
1月15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湛江调查队了解到,近日对全市726家规模户和生产经营单位的生猪生产情况监测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湛江市生猪生产发展总体稳定,生猪出栏价格先抑后扬,年中逐步走高,近期趋于平稳;加上生产成本总体下降,养殖效益持续向好,规模养殖户信心充足。
现状:生猪市场行情较好
我市生猪价格在经历较为漫长的低谷之后,终于在2015年迎来了一个“春天”。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生猪出栏价格虽在第一季度低位波动,但自第二季度开始触底反弹,肥猪出栏价格和仔猪出售价格一路走高,第三季度达到高点,第四季度随着市场调整略有下调,但总体保持较高水平。2015年生猪出栏价格最低均价出现在4月份,为12.51元/公斤;最高均价则出现在8月份,为18.40元/公斤。
随着2015年下半年猪价快速攀升,仔猪价格也水涨船高,销售总量大幅上升。调查数据显示,全市监测调查的规模户和生产经营单位下半年仔猪出售7.82万头,同比增长49.88%。
2015年第四季度,湛江市生猪规模户和生产单位生猪期末存栏104.07万头,同比增长7.62%;其中能繁母猪期末存栏量为12.27万头,同比增长2.31%。回顾整个2015年,规模养殖生猪存栏逐季微增,总体走势平稳。
从全年的情况看,2015年湛江市生猪规模养殖效益较为乐观。得益于生猪价格上涨和饲料价格走低的利好因素,只要生产正常,生猪规模养殖利润空间十分可观。据对全市40家规模养殖户生猪成本收益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出栏肥猪平均成本为1239.58元/头,平均收入为1649.33元/头,平均盈利为409.75元/头。
建议:加强监测,科学指导生产
当前,湛江生猪市场行情较好,养殖户收益十分可观。调查发现,有的养殖户正满怀热情地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出现新一轮补栏热潮。但如果盲目补栏,在春节过后猪肉消费疲软的情况下,势必会使得2016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上涨的可能性降低。纵观近两年我市生猪市场的大起大落,主要原因是供需不对接,需求相对固定,而供应波动大,而且相关调控滞后。与此同时,生猪规模养殖户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疾病风险、资金风险等。为此,国家统计局湛江调查队建议:
1、保持理性,灵活应对市场价格变动。我市养殖户应理性对待猪价上涨,不要盲目地大量补栏,应根据多年的市场运行规律,考虑节后再逐步补栏,防止2016年上半年因大量补栏后造成育肥猪占栏过多、销售难、价格跌的现象再度发生。
2、加强监测预警,科学指导生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预测预警体系建设,尽快建立起高效权威、反应迅速的信息报送与发布机制,及时提供准确、全面、客观的生猪供需和市场价格信息,科学引导生猪生产。同时,加强生猪饲养关键技术培训,指导养殖户改进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生猪生产水平。
3、强化重大疾病防控,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切实加强对生猪饲养场的防疫监管工作,指导养殖场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加强生物安全措施,积极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对病死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要突出开展好集中防疫行动,强化检疫工作,加大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畜禽运输检查消毒站执法力度,严把生猪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关,严防病害猪肉上市。
.4、加大政策扶持,助力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对湛江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生猪养殖奖励机制,充分利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标准化建设项目补贴、菜篮子生产扶持项目等资金,大力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养殖。建立保险和补贴相结合的制度,协调保险部门开展生猪保险业务,进一步降低养殖户的养殖风险,为推动生猪养殖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