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法治建设之风席卷遂溪!为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去年以来,遂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文化建设工作,继完成港门镇吴家村、陈家村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该县百里法治文化走廊被评为“六五”普法新媒体创意大赛优秀奖后,遂溪不断完善法治创建经验,又强势打造洋青镇古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字号法治品牌。
连点成片推创建
走进洋青镇杨树塘村,平坦的环村水泥路、洁净的村容村貌、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记者。村长梁权拉着记者说,以前这是一大片竹林、垃圾堆,无路可走,是村民自己动手清理了垃圾,整治环境。旧村场即将要改造成生态文化小区,民居、村道统一规划,并要建设多个观光景点,美化绿化环境。
杨树塘村是洋青镇古村行政村下辖的一条自然村,也是古村打造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片区之一,以现代农业、法治文化为创建主题。和杨树塘村一同纳入创建片区的,还包括以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德育文化为主的古村小学,以及以推进生态文明、法治文化为主的古村西村。
2015年初,遂溪县有关领导实地考察了古村后,被当地纯朴民风和自然生态环境所吸引,并及时召开会议决定开展古村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主要目标是健全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把古村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生态良好、经济发展、文明祥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法制宣传“接地气”
根据创建方案,古村将要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完成校园法治文化小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体育健身区、生态文化小区、廉政文化小区、村道两旁法治文化的建设。一系列硬件设施建设为古村带来的变化,已经逐步显现。
遂溪县依法治市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农民法治文化公园,将会开展一系列贴近村民生活、贴近百姓需求的法制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宣传,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治理念。让法制宣传从过去的说教式、灌输式、被动式,向文化熏陶、感性共鸣的形式转化。
在创建过程中,还会通过注入通俗易懂的法律用语,把抽象、生涩的法律条文变成生动活泼的温馨叮咛和形象直观的“顺口溜”。“这样,群众一眼就能看得懂,学得进,记得牢”。
如此一来,村民既可以在公园里休闲娱乐,相互交流,又可以现学现用,以法度人,以法度事,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法律知识。
村民捐款热情高涨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改变了村容村貌,提升了村民的法治素养,让村民实实在在受惠,深受群众欢迎。
2015年下半年,西村、杨树塘村、古村小学分别召开动员大会,发动县直挂点单位和村民掀起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捐资热潮。村民一呼百应,全村老幼都非常支持这个举措,有的老人把平日子女孝敬他们的钱全都捐了出来,也有小孩把压岁钱也捐了出来。在动员会当天,全村人口仅480多人的杨树塘村,村民自发捐款就达12万多元。至2016年1月止,古村共筹措创建资金65万元。
目前,古村已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建成水泥硬底化村道4公里,安装路灯85盏,种植风景木1000株,修建排污渠200米。农民生态法治公园第一期建设工程有序开展,建绿化美化、制作法治元素、进行法治文化宣传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