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工作细致认真。
初春的湛江港口,船舶穿梭往来,一片繁忙的景象。在湛江港调顺港区,有一支爱岗敬业、锐意进取的员工队伍——湛江港集团第三分公司散机队,日夜奋战在300#泊位现场,用实际行动谱写出港口跳跃的音符。
技术人员对每颗螺丝进行校核。
焊工在几十米高的护栏上进行加固。
3月初一个下午,记者来到港口采访时,这支青年突击队正在争分夺秒地抢修一台斗轮堆取料机。更换轴绳、加固护栏、抢修电机……每个维修工序都紧张而繁忙,青年突击队队员和设备保修人员联手紧密合作,为这码头“巨人”“问诊下药”。
青年突击队员给设备“问诊下药”。
“他们能够做到故障就是命令,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只要是设备发生故障,抢修小组成员一定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抢修。”散机队党支部书记吴国林告诉记者,抢修小组成员若是深夜赶回来抢修,第二天还是照样上班,没有人提出过要报车费、加班费等要求。“正是有了青年突击队员的无私奉献和坚强有力的设备保障,才确保了300泊位生产任务顺利完成,才创出300泊位煤炭卸船效率品牌和装车楼装车品牌。”
维修确保大型机械正常运转。
维修人员在吊装大型设备。
据了解,散机队近年来成立了以队部领导为组长,技术员和维修骨干为成员的QC活动小组,对300泊位设备进行技术革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能耗。几年来,QC小组活动成果丰硕。例如《降低装车楼作业停时》、《降低输送系统洒料损耗率》、《散机队“300技术保障”》均获得交通部优秀成果奖。
一个团队需要先进人物来引领。几年来,该队成功树立了全国港口“最美青工”鲍雪翔、现代港口最美“女汉子”王元芬、广东省优秀团员王朝栋等一批先进人物。如今又在全队开展先进就在身边的“员工之星”活动,用身边先进来激励身边员工,积极营造了“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