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沿着风景旖旎的乡道,记者来到雷州市调风镇赤尾村委会侯坑村。村边大池塘波光潋滟,风景秀丽,周边古树参天。
进入106岁老人沈少芳的家中,常见的楼房,院子干净整洁,连一片树叶也没有。老人的儿媳妇曹梅兰介绍,老人每天一早起来,都将院子扫得干干净净。曹梅兰将正在午睡的沈少芳老人叫了起来。她不用家属搀扶,一个人从房里走到院子。高瘦的个子,精神矍铄,除了耳朵有点背,眼睛不太好外,思维清晰,动作敏捷。
沈少芳老人。
曹梅兰告诉记者,老人之前经常去村里的公园、树下拉家常,现在年纪太大,家人让她在院子静养,但她总闲不住,不时溜出去散步、聊天。“现在农村生活很幸福,庭院里是小公园,门外是大公园,我每天都过得很开心!”沈少芳老人笑说。
记者走入老人的睡房,非常干净整洁。曹梅兰介绍,老人特别爱卫生,天天洗澡。每天中午要小睡一下。还能自己做饭、洗衣服。
四代同堂的幸福家庭
沈少芳老人身世坎坷曲折。小时父亲不幸去世,家里贫困交加,眼看就要饿死,情不得已之下,几岁的沈少芳被卖给大户人家做婢女,后再次被转手买卖。
谈起旧社会的遭遇,老人哽咽悲伤。“解放后,我家才彻底翻身做主人。”正因为经过悲惨和痛苦,所以老人对来之不易的幸福有着更深的体会。
沈少芳面对记者侃侃而谈。
沈少芳老人性格平和乐观,为人和善,与村民关系十分融洽,极少与邻居争吵,红过脸。在她的熏陶和教育下,后代个个自食其力,勤劳善良,朴实正直,老人也得到村民们的敬重。
每年,当地政府都会慰问老人,免费为老人体检,村干部也经常上门嘘寒问暖。赤尾村党总支部书记蔡文招介绍,老人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老伴走了10多年,目前四代同堂,人丁兴旺,是个大家庭,也是村中有名的和谐幸福家庭。不仅她的后代爱护和孝敬她,村中所有人都敬重她,她是全村人人疼爱的“村宝”。
陪伴最重要
“奶奶身体一向很好,连感冒也很少。但这一两年来,随着年纪增大,抵抗力也下降,今年因身体不适去雷城住了两次医院。”老人的孙子蔡文虎介绍。
沈少芳与孙子在一起。
住院时,沈少芳老人情绪低落,有些消极,认为自己身体不行了,对打针吃药较抵触,有时甚至烦躁。但经过家人们的开导和陪伴以及医生的精心医护,她两次都痊愈出院。
“陪伴最重要,不要让老人感到孤独。”蔡文虎告诉记者,老人虽然身体硬朗,做饭、洗衣服、洗澡等自己能够解决,但全家人还是不放心,他的母亲曹梅兰专门照顾她的起居饮食,全家人一有空暇时间,就上门陪伴她,与她聊天谈笑,奶奶时刻脸上都是笑容满脸。
“儿子儿媳,孙子孙媳等全家人对我非常好,时时逗我开心,无微不至关心和孝敬我。”老人家脸上充满幸福的味道。
作息规律 适当劳作 饮食清淡
“吃完早餐后,我到村公园里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或到村里的小卖部听听雷歌、聊聊天。这样的生活很惬意!”沈少芳老人乐呵呵道。她多年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简单有规律。每天早睡早起,在自家院子里活动筋骨,打扫卫生。
沈少芳出门买菜、散步。
适度运动是沈少芳老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尽管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一定的活动量。每天打扫院子、做菜做菜、洗衣服、散步,或是简单地整理一下菜园。
沈少芳在院子里打扫卫生。
候坑村靠海,天然海鲜在沈少芳老人的饮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小鱼、小虾、小蟹等各类海鲜是她餐桌上的常客。曹梅兰说,近年来,沈少芳老人以食粥为主,饮食口味清淡,少油少盐,从不挑食。在烹饪方式上,多采用煲、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