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我市召开民营经济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省民营经济工作座谈会精神,研究部署我市民营经济工作,吹响了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的号角。(6月13日《湛江日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市民营经济仍然面临着生产经营成本高、门槛高、税费高、融资难等突出问题,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较大压力。笔者认为,要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发展,首先应聚力解决六个方面的瓶颈制约问题。
一要加大准入支持,着力解决“入门难”问题。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放宽、放权、放活。“放宽”就是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快建立以负面清单、审批清单为基础的企业投资准入制度,彻底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放活”就是要大力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产权多元化。“放权”就是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真正让民营企业“进一扇门,办全部事”。
二要加快培育大型骨干企业,着力解决“规模小”问题。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同时,继续大力实施大型骨干企业培育工程,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主业扩张、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快成长壮大,培育更多像晨鸣纸业、冠豪高新、国联水产这样的大型民营企业。
三要狠抓政策落地,着力解决“倾斜少”问题。及时完善《湛江市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各项运作细则和流程,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变成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确保政策落实不截留、不走样、不打折扣,让民营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着力解决“负担重”问题。全面落实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结构性减税政策,积极推进“营改增”,开展企业清费减负专项治理,持续减轻企业负担,及时为企业雪中送炭。
五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服务弱”问题。加大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实现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市县全覆盖。支持各地成立小微企业律师服务团等公益性组织,为民营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法律培训、咨询、指导、维权等服务。
六要强化发展保障,着力解决“要素紧”问题。加强闲置土地清理,盘活存量土地,优先保障骨干民营企业项目用地,给予中小微工业企业项目用地优惠。统筹安排各类民营企业扶持资金,加快组建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探索建立“助保贷”融资制度。加强新增劳动力培训力度,推动职业院校(技工学校)与企业开展人才定制培训,努力培养本地企业适用型、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