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红土大地喜报频相传 金秋八月奖教奖学忙

2016-08-25 11:4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梁染渠 黎阳明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徐闻这片红土大地又迎来了丰收的季节——高考、中考和研考的喜报频传,满载丰收果实的录取通知书陆陆续续飘飞到莘莘学子的手中。十数年寒窗苦读,终于盼得金榜题名,如今等待这些学子们的是,将是人生的新起点。

在徐闻,每到八月时节,村里的乡亲们便常常“不约而同”走到一起,放电影看电影,唱雷歌看大戏——这俨然已成为他们中间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在这个时间,他们纷纷慷慨解囊,用简单而淳朴的方式,鼓励支持优秀的学子,去争取更大的成绩,摘取更丰盛的果实,他们的“约定”就只为带个好头,去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如今,徐闻全县的奖教奖学已蔚然成风,每年八月便自觉“相约”,竞相吹送。正是依靠一点点淳朴的心意,一个个真诚的善举,托起了徐闻振兴家乡教育事业的梦想。

徐闻县锦和镇红星村为考上大学和重点中学的优秀学生颁奖。记者 简陈明 摄

“八月之约”:奖教奖学蔚然成风

“因为很多村里都急着要举办奖学活动,我们的电话都快被村干部们打爆了。”八月,徐闻县委宣传部的电话无比忙碌,该县宣传部副部长杨飞告诉记者,最近很多村庄都安排有奖教奖学活动,“这几乎是他们的‘约定’”。

“每天的‘送戏下乡’活动几乎被‘抢疯’了。”杨飞说,每年到八月这段时间,送戏下乡都会“供不应求”:“按照‘送戏下乡’的例行演出安排,一般是一晚安排一个村庄,但现在有时候一晚需要两三个村庄。我们也只能根据他们的需要,尽最大努力给他们安排音响、主持人等,或和他们协商另定时间。”

提到每年的奖教奖学,徐闻一些村庄早几年已经蔚然成风,如徐闻角尾乡西山仔村,徐闻城北乡石岭村等。西山仔村人口只有800多人,主要以劳务输出为主,村民一直都很团结,至今该村的奖学活动已办了10年,共奖励了64名大学生。“我们要坚持把这个活动办下去,受奖学活动的影响,接受奖励的学生也积极回报。这么多年,西山仔村几乎夜不闭户,民风淳朴,一个村的凝聚力可见一斑。”角尾乡副乡长黄奋奋说。

徐闻民间组织的奖教奖学活动,在当地外出乡贤的带动下,不断发展壮大。如徐闻城北乡石岭村助学奖教协会自2008年成立,9个年头来共筹捐助学奖教资金达140多万元,奖励80多人次,奖励金额达110多万元。同时,在当地乡贤徐闻县总商会会长、徐闻县华建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董遵秩的带领下,乡贤们还组建了徐闻助学奖教基金会。

2012年,徐闻籍澳门湛江同乡总会副会长、珠海市正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东牵头带动,成立了北插寮常青教育基金会,共筹款约31万元,其中李振东个人捐款15万元。据悉,该基金会历时4年,通过投资获利10万元,共筹得资金41万元,共奖励研究生、大学生、“三好学生”等超过100人次,奖学金支出21.5万元。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心怀家乡,见家乡的教育落后,只想为家乡尽一份力,带动更多人去改变这一现状。现在看到家乡的奖教助学氛围越来越浓,感到很开心。汤显祖先生在徐闻留下宝贵的东西,创建贵生书院,重视教育,因此,我们要把前人留下的传统美德传承好,并发扬光大。”李振东说。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启动海上防风Ⅰ级应急响应,全面进入最高级别防风状态
  • 南国热带花园提前做好防台风准备
  • 湛江人才赋能传统产业  “老树新枝”竞发创新活力
  • 遂溪县教育系统匹克球比赛圆满落幕
  • 海藻黄金宴:强技加身 点藻成金
  • “黄医生”造访湛江北站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