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优秀的孩子们接受奖励。 李梅英 摄
“雨后春笋”:奖励发展更加规范
2009年,徐闻县高考暨留学优秀学生奖学协会成立,成为了当地官方级别最高的奖教奖学社会组织,并在当年便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300多万元,资金主要来自于机关干部、政协委员和徐闻各地商会,并主要用于奖学。
2015年,该协会修改了协会章程,奖励范围扩大到了高考备考优秀校长和老师;奖励活动也从单纯的奖学变成奖学奖教。7年来,徐闻县奖学协会共筹集了500多万元,共奖励259名优秀学生,奖励优秀校长和老师100余人次,共发放奖学金300多万元。
在徐闻政协牵头举办的奖学奖教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下,徐闻全县的奖学组织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其中,该县下洋镇、新寮、角尾和西连等乡镇的奖学奖教氛围尤为浓烈。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徐闻全县已有奖学组织超过400个,而组织的主体也呈多样化,包括有机构单位、乡镇、村委会和自然村等。
“奖学奖教需要汇聚全社会的力量,让爱心激励有志学子和老师实现人生的梦想,而奖学组织的管理也更加规范和高效。”徐闻县奖学协会会长王天爱说,关于奖教奖学,村村的做法都不同,但大家的初衷是一样的,都是想把村里教育带强带旺,代代相传:“全县奖学组织的快速成长,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我们正在逐渐形成奖学奖教的良好氛围。”
“奖教奖学是公益活动,不能带有功利性,要做到细水长流,建立协会组织,做好资金的管理,组织规范,做到资金公开透明,专项专用,才能更好带动更多人加入,才能让更多人享受到大家的爱心。”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闫玉科说,要让奖教奖学活动能够健康而持续地进行下去,“首先成立一个公益性的组织,制定好规章制度”:“如果资金足够了,可以考虑长期资助某些优秀学生,做成一个系统工程;光奖励不行,还要跟踪他们的学校表现,充分发挥正能量,让受奖励的学生真正成人成才。”
“政府跟民间要联合起来,政府牵头引导,民间自发筹建。”湛江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陈红文则认为,奖教奖学的风气要发扬下去,要通过多方合作,“政府还要做好舆论的引导,通过舆论放大化,弘扬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带动社会有财力和能力的爱心人士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