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热播,一位年仅六岁的小男孩王恒屹登台,他对古诗词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应对如流。让人佩服,好生羡慕。在这位童稚身上,我们看到少年才俊气质不凡,看到中华传统文化后继有人,看到学校学习古典诗词的浓厚氛围和学校教学的累累成果。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古诗词中的佳句、典故,以及蕴藏在其中的美感特色、工匠画意,早己融入我们的文化血液。古诗词之美,在于它用想象力和灵性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世界,以丰厚的精神养分哺育着我们的审美情怀,以毫迈壮阔、细腻柔美开阔我们的眼界。
现如今的父母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孩子伊呀学语时,就用古诗词滋养孩子的童年。因为他们深知读诗书使人灵秀明智,使人更加文明高雅;使人能在浮躁中恪守一份心灵的宁静,学会一份宽容和坚强。诗意滋养童年,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给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门窗,在诵读经典的同时,领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诗词滋养童年,可以提升孩子们知识品位,对一首首精典诗词朗读背诵,久而久之会化为孩子们的知识,融入孩子的血脉。孩子们诗词储备量越多,知识越厚重充实,气质越丰盈文雅。诗意滋养童年,成就了孩子的梦想。当孩子岀口成章,引经据典时,由里到外的文化气韵是一道绝美的景观,从中看到孩子成长成材的足迹,看到展现在孩子面前诗意盎然的美好未来。
培养孩子对古诗词的兴趣,家长是第一任老师。周末假日,家长可陪孩子一起诵读古诗词,在诗中发现生活之美,在生活中寻找诗的意境,在意境上涵养人的品质。父母要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择合适的古诗进行学习,使孩子更加乐于接受,更能产生共鸣。父母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用孩子们熟悉的语言描绘画面感强的诗句,促进孩子记忆的延伸。父母带孩子们游玩时,要有意识融入相关的古诗,让场景与诗意交融,便于加深对古诗词的认知诠释。
“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少年儿童对古诗词不一定能理解深刻到位,但他们能很快背下一首古诗。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学习背诗。笔者就曾见过一本《儿童必背古诗词》书,内有上百首经典名篇,一直在热销中。小朋友们背诵的那些诗词,似一幅幅画存在幼小的心里。随着年龄的增长,某天遇到某个风景,有了某份心情,顿时会明白那首诗的含义。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孩子们与一首首古诗词结缘,记住了诗句的精彩,记住了景致的优美,更记住了情义的深厚。这份隽永会铭刻在孩子的骨血中,珍藏在孩子记忆深处,使孩子终身受益。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人生一种较高的境界,在少儿时代就刻苦学习古诗词,就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及表达能力,为孩子未来的知识涵养和文明情怀打下坚实的基础,书写人生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