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挖掘海岸资源潜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助力乡村振兴,7月11日起,湛江科技学院湖光海岸先锋队实践团开启“三下乡湖光镇深度挖掘海岸资源带动经济发展,协助开展乡村绿化工作”项目,赴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赤忏村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湖光镇地处海滨,拥有长达47.6公里的海岸线,海产资源丰富,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实践团通过实地考察及调研,深入了解了当地海岸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现状和乡村绿化需求,利用跨学科专业知识为赤忏村的发展提供建设方案,充分宣传赤忏村独特的海洋魅力和农业特色,助力其实现经济生态两开花,推动当地“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回顾峥嵘岁月 感受文化底蕴
一系列革命证明材料在桌上一一摆开,纸上工整的字迹诉说着赤忏村革命先辈为解放事业所作的贡献;太平镇救援行动、智擒局头、夜袭堡垒,村民苏保民和湖光海岸先锋队实践团成员们讲起了自己的父亲苏妃仁与母亲许美荣。
在赤忏村党组织书记苏转强和村主任苏保仁的大力支持下,湖光海岸先锋队实践团在与村民的深入交流中回顾革命岁月,感受革命精神。交流结束后,实践团队员们跟随苏保民实地考察了当地的革命遗址。苏氏祠堂曾是共产党党员和地下党员秘密联络的重要场所,如今已成为传承革命历史和党史的教育基地,成为弘扬革命传统、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教材。
苏保民提醒团队成员们不忘初心,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探寻红色足迹,聆听红色村史,传承红色基因,赤忏村的红色文化底蕴和革命精神为实践团后续调研活动的开展燃起了热情和动力。
探秘海岸沿线 感受海洋魅力
海风轻抚,映在海面的阳光碎开,波光粼粼,深呼吸一口,空气中是海水的咸味。湖光海岸先锋队实践团走进赤忏村东部水产品养殖区,与当地渔民交谈,评估当地水产养殖情况。
目前赤忏村拥有鱼塘高位池、鱼虾混养池多个,基地总面积700多亩,水产养殖以白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金鼓鱼、立鱼、沙古头、泥猛鱼、金鲳鱼为主,主要销往湛江市霞山水产批发市场及珠三角地区。
通过与鱼塘承包者的交流得知,受多种因素影响,从2020年开始,鱼虾的出价有所下滑,出现了“不愁销路,但愁价格”的情况。“无论我们什么时候捕捞都有人来收购的,但是都是以很低的价格卖出。”苏姨是其中一个鱼塘承包者,话中透露了赤忏村水产养殖行业面临的困难。除了市场价格,天气变化和病害防治也是当地水产养殖需要攻克的难题。
“深挖海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路任重道远,赤忏村对养殖户提出申请对应水产养殖补贴的建议,同时,湖光海岸实践团也向当地政府反应该情况,助力渔民脱困。
走进绿色天地 感受生态和谐
白桶里装着满满当当的柠檬,郑村香水柠檬种植园里遍是生机勃勃的绿,嫩叶中有蓬勃的活力,果实中有自然的香气。为了解赤忏村以及周边村庄生态与农业的联系,促进生态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湖光海岸先锋队实践团深入赤忏村及其周边村庄,探寻生态与农业之间的平衡和共生。
除了香水柠檬种植园,团队成员们还去到洋山仔生蚝养殖基地,近距离观察红树林的生态环境和生蚝的成长环境。基地采用林下生蚝的养殖方式,突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不仅孕育出了鲜美可口的生蚝,也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同时,在竹山村西部,有连片的菠萝与穿心莲交织种植,充满活力的土壤上结出经济和生态共发展的果实。自然资源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具有紧密联系,接下来湖光海岸先锋队实践团的“绿色足迹”将踏遍湖光镇,积极探索海岸资源与乡村绿化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渔业、旅游业以及生态农业的融合发展,为湖光镇的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