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在“群策群力”中传承接力

2024-07-25 09:3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关月

7月23日下午,市委工作会议召开,专题研究和部署推进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二期建设,强调要大力弘扬雷州青年运河精神,广泛发动群众和社会力量,群策群力推进项目加快建设。(7月24日《湛江日报》)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从云浮市西江干流取水,将源源不断的西江水输送至湛江、茂名、阳江、云浮4市,建成后可以大幅度提高粤西地区特别是雷州半岛的供水保障能力,将全力助推雷州半岛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从更长远角度来看,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近日,市委工作会议召开,专题研究和部署推进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二期建设。相关报道中的两个关键词——“雷州青年运河精神”和“群策群力”,值得我们深思。

提起“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不少人都会联想到“雷州青年运河”。

雷州半岛,自古“十年九旱”。时间回到20世纪50年代,在最初规划中,雷州半岛建库开河由国家投资兴建。因工程浩大,项目被安排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时间要拖后10年。蓝图已就,时不我待。湛江地委果断决定:公办性质改为民办公助,以“五自”(自筹资金、自找原材料、自带工具、自办工厂、自己培养技术人员)方针,依靠群众勤俭办水。人们奔走相告,湛江大地沸腾。30多万劳动大军带着工具、挑着铺盖,从四面八方奔赴工地。

“群策群力”,可以说是建库开河最动人的诗篇。

“群策”,人人献计。建库开河的工地上,曾有一个响当当的“杨柑经验”——向工具争劳力、向技术抢时间。彼时,工具落后限制了工程进度。为了改进工具,杨柑营“户户献料”,将自家床板改装成拖车,接着“人人献计”,奇思妙想犹如“井喷”,各种新的高效工具不断涌现。工地总指挥部及时提出:工具改革向杨柑看齐。“学杨柑、赶杨柑、超杨柑”的技术革新蔚然成风。

“群力”,艰苦奋斗。“日食工地,夜住山岗。风吹只当摇羽扇,雨淋免了洗衣裳。大地当床草当席,衣裳为被蓝天做蚊帐”,这是30多万劳动大军为建库开河搭棚扎寨生活的真实写照。建库开河的日子里,他们艰苦奋斗:盐送稀饭当主食,手捧河水解口渴;每天劳动12个小时以上,“三天一突击,五天大战役”的劳动竞赛更是家常便饭。

时至今日,回首这份“群策群力”,依然令人心潮澎湃。雷州青年运河时刻都在鼓舞激励着湛江人民——流淌不息,奋斗不止!

聚点滴以成江河浩荡,集细壤方就山峦苍茫。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点多、面广、线长、任务重,唯有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把全市上下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形成“人人关心、群策群力、竞相出彩”的生动局面,方能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

一个地区的发展,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最持久的活力源于人。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二期建设,包括雷州半岛百库千塘万池输水储水网络工程、雷州半岛灌区工程和绿美雷州半岛水美乡村建设工程三个项目。同时,结合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镇村建设,首批选择廉江市安铺镇、遂溪县岭北镇、雷州市沈塘镇、徐闻县城北乡4个镇(乡)开展试点建设。目标已定、蓝图已绘,我们既需要一支想干、会干、能干的干部队伍,扛起重任带头推动项目建设,又要动员群众和社会力量主动参与进来,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成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

同饮一江水,齐献一分力。在这激发“群策群力”的过程中,雷州青年运河“为民、担当、奋斗、廉洁”精神必将注入其中,完成奔流不息的传承接力!

编辑:何海清
值班主任:莫松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金牛岛加速新造万亩红树林
  • 科技小院方寸地孕育人才“科技派”  把新质生产力论文写在湛江大地上
  • 宝钢湛江钢铁零碳高等级薄钢板工厂项目钢结构首吊成功
  • 中科炼化首次实现汽油铁路发运
  • 湛江遂溪:党建引领向“美”前行 庭院“小盆景”点靓乡村“好风景”
  • 湛江5地上榜广东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间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