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10时许,记者在荣盛中央广场“天光街”夜市看到,这里热气腾腾、热闹非凡,星星点点的灯光和烟火“点亮”了夏日“夜经济”。(8月19日《湛江日报》)
一街夜市、半城烟火。夜市不仅是丰富市民夜间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拉动消费、带动就业创业、丰富城市业态的重要一环。位于湛江城区的“天光街”,每当人们结束了白天的忙碌,它便以独特的“烟火气”,赋予这座滨海之城别样的“滋味”。夹杂烧烤香气的阵阵海风,琳琅满目的地道特色美食,还有此起彼伏的吆喝叫卖声、欢聚笑谈声,无不构成了“鲜美湛江”的独特气质和有趣灵魂。
湛江“天光街”,第一大特点,当属“鲜”。湛江有“三鲜”——空气鲜、水质鲜、物产鲜。正逢开渔季,“天光街”办起海鲜美食嘉年华,围绕开渔、海鲜美食等主题做文章、引客流。街中王牌“炭烧生蚝”,更成了“三鲜”的绝佳代言。空气鲜、水质鲜,所以“养”出了“爽、滑、肥、鲜、脆”五重口感的湛江靓蚝;而蚝可固碳,有显著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功能,物产鲜又反过来促进了空气鲜、水质鲜。可以说,来湛江吃一打地道的炭烧生蚝,在“蚝肉紧贴蚝壳,蚝壳锁住蚝汁”的鲜美体验中,能一啖把“湛三鲜”吞下,将湛江人的生活美学“吃透”。手握“中国对虾之都”“中国金鲳鱼之都”“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等诸多金字招牌的湛江,是每个吃货实现“海鲜自由”的首选。
在夜市中将“鲜”演绎得淋漓,这是湛江“天光街”目前最动人之处。街中之“鲜”,更透露着港城的“生猛”。冒着烟气的烧烤摊也好,花光眼乱的小吃档也罢,提供的也是一种社交场景。有食物的气味,有嬉笑的人声,有形形色色的业态和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了食客对美好生活的想象。
但另一方面,“天光街”光有“鲜”还不够。真正能够长久经营,又能体现城市气质的夜市,除因烟火美食而聚,更要因文化韵味而兴,这才能实现从“走胃”到“走心”的跨越。具体到湛江“天光街”,则是要架起从“鲜”到“美”的那座“桥”。“鲜美湛江”,除了“三鲜”,还有“三美”——城乡美、自然美、文化美。夜市之中,如何将“三美”体现出来,给食客游人带来除“吃喝”之外的感受,很考“架桥”的功夫。如果说各色商品美食让人们触摸到了夜市的“形”,那么,丰富多元的文化供给,才能让人们升华体验,进一步感受夜市的“魂”,感受到一个“完整”的湛江。就如经典的“大唐不夜城”,吸引人的又岂止“吃喝”,其独特的历史体验和丰富的传统文化,才是一跃成为夜市“顶流”的“流量密码”。
“鲜美湛江”,是港城当下着力打造的文旅品牌。所谓“文旅”,不仅是要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还在于这些旅游资源在释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形成城市文化,而这种文化属性又会继续带动消费,形成一个自生的、持续的、多赢的经济生态。在“鲜”与“美”的互为支撑、互相转化中,“鲜美湛江”才能为更多食客游人所知。“天光街”是一块试验田,如何催化“鲜”与“美”之间的“化学反应”,在满足基本的吃喝需求之外,还能够可听可观、可玩可赏,以高品质的夜生活提升人们的“鲜美”体验,让市民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值得细细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