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关键一环,以场景创新带动产业落地,实现场景与产品的“双向奔赴”,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新鲜出炉的《湛江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中明确提出,将通过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低空应用场景,扩大低空物流、公共服务、低空消费等领域的规模应用,以应用为牵引,培育壮大低空市场,推动低空飞行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湛江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打造低空经济新场景、新业态。今年5月,湛江市无人机血液运输航路实现首飞,湛江成为广东省内继深圳之后第二个开通无人机血液运输航路的城市。目前,湛江市徐闻县与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之间的跨省无人机物流配送已经实现常态化运营,该条物流专线采用“即时响应+无人机运输+上门送达”模式,有效实现跨城“半日达”。
《湛江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围绕物流、应急、医疗、交通、文旅、 公共服务、智慧农业、海洋经济、“百千万工程”,重点培育八大特色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低空+物流”。结合市内物流园区、快递分拨中心、重要商务区等布局,建设无人机物流节点,开展无人机城际运输及末端配送应用。大力拓展城市低空配送场景,与重点物流企业合作,开展低空物流配送试点保障服务,拓展高值农海产品运输、航运物资补给等应用场景。支持企业开设低空无人机物流常态化运营航线,开辟具有湛江本地特色的应用航线。
“低空+医疗”。建立各县(市、区)血站、医疗检验中心与重点医院之间的空中联系通道,实现对血液制品、检测样本、供体器官等医疗物资进行快速转运。配备医疗救护专运直升机,构建低空医疗运输网络救援体系。
“低空+交通”。依托湛江吴川国际机场、徐闻、雷州等通用机场,有效开展低空飞行服务,创新开展“空中的士”出行方式,打造覆盖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城市群等三大战略区域连通的航线网络,构建“空中一小时交通圈”,满足城市多元化低空飞行需求,缓解低空飞行焦虑。
“低空+文旅”。探索开发空中游览、航拍航摄、航空运动等特色项目。利用eVTOL等低空飞行器,融合湛江本地文化等元素,构建“低空+文旅”新业态。
“低空+智慧农业”。加大对无人机技术在农业应用的研究力度,探索无人机在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的应用,提高农民的技术培训和宣传力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低空+海洋经济”。利用低空飞行器实现立体化海洋资源的观测、监视及实现海洋信息的获取,建立完备的海事巡航体系。借助无人机的高效性、灵活性和多功能性,为海洋监测、渔业巡查、资源勘查、海洋科研、海上救援等应用提供运维新思路、新手段。
“低空+百千万工程”。结合我市部署开展的“锚定百千万,四季看变化”工作,推动低空飞行在“百千万工程”信息综合平台“驾驶舱”中的应用,完善无人机指挥调度体系,构建立体化信息数据底座,满足日常数据采集、实时查看等巡查巡检需求,赋能县域产业发展、镇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土地综合整治等“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
“低空+公共服务”。结合智慧城市建设,鼓励各级部门和具备条件的企业加快推进无人机、eVTOL、直升机在城市管理、城市消防、应急救援、医疗救助、气象监测、安防巡查、水务监测、交通指挥、农林植保、数据采集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培育“无人机+智慧城市”应用新格局。
随着特色应用场景的不断培育和发展,湛江市正以前瞻性的视野和创新性的思维,积极探索低空经济的新模式、新路径,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多元发展的低空经济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