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湛江公安持续向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违法行为发起强力攻势。截至11月19日,全市公安机关共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42宗,协助相关职能部门追回欠款1200余万元,涉及务工人员1400多人。(据11月23日《湛江日报》)
近年来,随着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着力解决拖欠劳动者工资问题,欠薪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现实中仍有一些企业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损害了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必须依法加强治理。就此而言,湛江公安以硬核措施,协助相关部门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违法行为,值得肯定。
当前,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关系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从根源上看,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不单是厘清谁应给钱、给多少钱的分配问题,还是一个确保劳资双方权责对等、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治题。因此,治理欠薪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深挖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从源头上进行治理,依法维护农民工权益。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治理欠薪不能只是点对点和个案意义上的行动,更应形成系统性、常态化、有合力的治理机制。这既需要司法层面与时俱进,也需要执法层面及时跟进;需要进一步优化投诉渠道、提升治理效率,也需要劳动者个体和组织提升法律维权意识。唯有在各个环节、各个领域都吹响法治的号角,才可能将欠薪行为扼杀在摇篮中。
实践证明,治理欠薪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出实招、出硬招,认真排查欠薪易发多发领域,协同治理欠薪和拖欠账款问题。比如,各级工会推进“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协作联动机制,提升了处理欠薪问题的效率。发挥多部门合力,做好重要时间节点的集中整治,对恶意欠薪行为进行严厉惩治,同时加强对生活困难农民工的兜底保障,加大农民工就业帮扶,才能让“护薪”行动更有力、更有效,进一步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工资报酬是他们最直接、最核心的权益,每一份工资都牵动一个家庭的幸福冷暖。扎实做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保持治理欠薪的高压态势,打好清欠防欠“组合拳”,定能确保付出辛劳的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应得的劳动报酬。总之,对一个社会来说,劳动有尊严,文明才有底气。根治欠薪,让劳动者有尊严地生活,是我们国家的共识,也是人民享有获得感的实践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