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主持考级广东省承办单位负责人关英龙主讲《政策导向-未来增长考级》。
为赋能语言艺术教育创新实践,4月22日,“多元赋能•共话未来”教育增值赋能会议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举行。会上,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委会湛江科研中心落成,其将推动语言艺术教育标准化发展,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打造粤西语言文化示范基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高级研究员、高级讲师赵升辉分享口才教培市场动态等主题。
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姚畅主讲朗诵教学中“情”的巧用。
此次活动为期3天,由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湛江地区科研中心举办。活动邀请了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及科研工作者,围绕“新课标下语言艺术的教育方向”“新时代青少儿语言艺术教育的创新路径”等课题展开研讨。活动特邀国内播音主持教育领域权威专家现场授课,内容涵盖教学方法创新、课程体系设计、学生心理引导等核心模块。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实操演练等形式,助力本地教师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
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湛江科研中心副主任徐卫红表示,将立足湛江特色办学,将联合高校破解“雷州话与普通话语音冲突”,开发“普通话+方言”融合课程,研发方言保护教具,把雷州童谣、粤语诗词、湛江非遗文化等融入课堂,让规范表达与乡土文化共生共存;提供交流平台,持续优化培训体系,让教师及时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源,并启动“金师锻造计划”,为湛江地区打造一支专业化、创新型的播音主持师资队伍。
学员们在课堂上练习朗诵,声韵铿锵。
青少儿语言艺术教育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力驱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被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推动校内口才课程需求增长。随着语言艺术教学理念逐渐成熟,教学体系日益规范,青少儿语言艺术人才不断涌现,社会、老师、学生都迫切需要一个展示教学成果的专业舞台。语艺春晖的出现,实现了“由学到用”的升级革新,助力繁荣湛江青少儿语言艺术事业,提高青少儿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