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吴川法院与吴川市梅菉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联合开展“共筑安全岛:零欺凌,全守护”专题讲座,为吴川市第四中学的师生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法治教育课。
法治教育课现场
讲座伊始,法官抛出一个个贴近校园生活的真实案例,瞬间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当谈及“起外号”这一常见现象时,一位同学不禁感慨:“我曾以为被起外号只是同学间的玩笑,没想到这也是欺凌。”法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剖析校园欺凌的多种表现形式,将语言侮辱、肢体冲突、网络暴力等行为一一拆解,让同学们直观地看到这些行为背后可能触及的法律红线。强索零花钱、朋友圈恶意P图、聚众孤立同学、殴打拍摄视频传播等行为,在法官的解读下,不再是同学们眼中的“小事”,而是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侮辱罪或诽谤罪、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
为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法官和社工精心总结出遭遇校园欺凌“三步自保法”。第一步,冷静脱离,迅速避开冲突现场,优先确保自身安全;第二步,留存证据,运用截图、录音等方式收集证据,同时积极寻找目击者,为后续维权提供支持;第三步,有效求助,及时联系老师、社工站、校园安全员或直接拨打司法援助热线寻求专业帮助。
“以前面对欺凌行为不敢发声,现在知道要保留证据,找老师、找社工、找法官,原来我有权利保护自己!”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