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亩起伏的丘陵地上,一条条肥硕的广地龙(蚯蚓)在松软的泥土中自如穿梭,将曾经贫瘠的黄土地“翻新”成肥沃的黑褐色沃土……近日,记者探访位于吴川浅水镇杨梅村委会覃村的广地龙养殖基地获悉,特色产业为当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昔日的撂荒地如今因广地龙养殖变身“聚宝盆”。
肥硕的广地龙
“这些小家伙是天然的土壤改良师。”在浅水镇广地龙养殖基地,项目负责人李敏抓出几条广地龙向记者介绍说,广地龙,即蚯蚓,它们喜欢在土壤里钻来钻去,是改善土壤结构的“好帮手”。其粪便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养分,排出体外后可以给土壤增肥,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李敏说,目前该基地已投苗的广地龙约70亩,每亩年产量为1500至2000市斤,当前价格在10元左右一市斤。下一步,基地准备扩展到约500亩,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据悉,2023年以前,杨梅村委会覃村这一片百余亩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全都是较为贫瘠的黄土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地许多村民干脆将土地丢荒,选择外出务工。经省土壤研究所前来检测土壤成分,发现这里的土地为砂壤土,且附近有江河,土壤湿度大,非常适宜广地龙养殖,为此于2023年建成广地龙养殖基地。如今,这里通过盘活撂荒地,引进广地龙养殖项目,并在部分闲置的土地种上果树,果树下的广地龙让贫瘠的土地变得越来越肥沃。
浅水镇副镇长柯洪介绍说,引进广地龙养殖项目,发展“一地两收”的林下经济,是浅水镇委、镇政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帮助农民就业增收的果敢尝试,也是浅水镇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之一。
为了高效盘活闲置耕地、低效耕地、果园和桉树林地,帮助村民就业增收,实现土地质量提升、园地附加值提高以及桉树林土壤改良,杨梅村委会引进中科小蚓(广东)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林下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广地龙产业,以广地龙养殖富村、蚯蚓改土强村。此外,项目与国药集团签订了收购协议,打通销售渠道。
浅水镇广地龙养殖有专业的技术团队支持。项目核心团队由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技术团队组成,团队在广地龙养殖方面经验丰富,技术深厚。
据悉,广地龙生长于两广及海南地区,是道地中药材,“南药”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粤十味”(又名十大广药)中的动物药材之一,有通经活络之效,对心脑血管、肺热咳喘、平肝利尿等有着较好的疗效。浅水镇广地龙养殖项目以南药广地龙高密度养殖(繁殖)、生产、加工、销售和研发为主,注重蚯蚓保护与土壤生态产业融合,形成了具有南药广地龙特色的绿色发展技术体系。
“广地龙养殖项目也是浅水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乡村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一次尝试。广地龙项目投产后,为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村民不仅可以收取租金,还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柯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