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点赞两堂“历史课”

2025-05-19 08:4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叶舒云

5月17日,红色晨光校史馆在市晨光小学揭牌启用。当天,市晨光小学还举办“九秩晨光承薪火 弦歌不辍续华章”90周年校庆。(5月18日《湛江日报》)

近日,湛江日报报道了两堂特别的“历史课”。其一,是5月16日,市一小组织历史遗迹研学活动;其二,是5月17日,市晨光小学红色晨光校史馆揭牌。表面上看,一个是穿梭于霞山历史遗迹间的探索,一个是回溯学校历史脉络的传承,但仔细想想不难发现,二者有着明显的共通点——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搭建起沉浸式的教育课堂。

学校历史是一所学校发展的脉络,承载着独特的精神与传统。市晨光小学通过校史馆中泛黄的老照片、翔实的历史事件,将校史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了解校史,对学生而言,是一场寻根之旅。它让学生知晓学校从何而来,经历过怎样的风雨,有着怎样的精神内核。当学生明白学校在战胜困难中坚守教育使命,他们会对学校产生更深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这种情感会转化为对学校荣誉的维护和对自身成长的激励。同时,校史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资源,其中蕴含的奋斗故事、师生典范,能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传承优良品格。

而城市历史则是更为宏大的文化背景,是学生成长的“大课堂”。市一小周边遍布广州湾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址,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法国公使署旧址等遗迹,让学生近距离触摸湛江的历史。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了解城市历史,能让学生对家乡产生深厚的情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同时,通过了解城市历史,学生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个人与国家、学校与时代的紧密联系,激励他们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当学生们真正理解并认同自身的文化根源,文化自信便会在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强大的精神动力。

从教育创新的角度来看,两所学校的活动都体现了对教育模式的积极探索。探寻校史城史的过程,打破了传统课堂中书本知识的局限,让教育融入到真实的历史场景和文化情境中。学生在探寻过程中,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养都能得到有效提升。这种教育模式的创新,更符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出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堂“历史课”不应局限于两所小学。对于其他学校而言,应结合当地的历史古迹、文化场馆、红色遗址等,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研学课程,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周边“熟悉又陌生”的场景中感悟文化魅力。对于媒体而言,应主动讲好学校背后的故事、这座城市的历史,扩大校史城史教育的影响力。以新媒体、短视频等时下潮流形式,打造线上历史文化课堂,吸引更多学生和市民参与其中。

编辑:何海清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国际博物馆日:快速变化 开拓创新
  • 湛江市开展“全国助残日”爱心助残服务活动
  • 雷州市调风镇第一长寿老人杨少梅的生活哲学
  • 情暖福利院 义诊送健康
  • 重温经典文学作品  在阅读中认识和反思
  • 市三幼2025届毕业画展暨“艺”起拍卖会圆满举办 191名萌娃作品助力慈善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