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航标处对多功能航标进行升级改造。
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湛江航标处,作为粤西沿海航标管理机构,肩负着1776公里海岸线内航标设置与维护的重任。近年来,该处紧密围绕创建更高水平文明单位目标,深度融合精神文明建设与主责主业,以“四个聚焦”为抓手,走出特色文明创建之路,为推动航海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湛江航标处开展航标大保养。
聚焦党建引领,筑牢文明创建“红色根基”
党建是推进文明创建的重要保障。湛江航标处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精心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大力加强党务干部能力建设。组建党员突击队,在航标维护保养、台风灾后复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挑重担、当先锋。2024年超强台风“摩羯”导致辖区内多座航标受损、设备故障,党员突击队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第一时间奔赴受损航标现场,连续多航次随船开展航标应急抢修,筑牢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红色堤坝”。
近年来,该处多个党支部荣获湛江市直机关“四强”党支部、湛江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其打造的“党员示范岗”特色品牌,成为党建与业务融合的亮眼名片。
聚焦国家战略,彰显文明创建“责任担当”
琼州海峡作为国家经略南海的关键战略通道,是湛江航标处辖区的重点管控区域。湛江航标处主动作为,在琼州海峡的两座多功能航标上增设海流测量功能,为客滚船安全航行提供实时、精准的水文、气象等数据信息,提升船舶环境信息感知能力和安全水平。同时优化调整粤海铁路轮渡北港航标配布,有效提升船舶进出港安全性和航行效率。春运期间,采用“现场巡检+遥测遥控电子巡查+无人机巡视”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航标进行全方位检查,增加航标夜巡频次,确保重要节假日琼州海峡安全畅通,全力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粤西地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湛江航标处积极融入地方发展,全力服务中科炼化、巴斯夫、宝钢湛江钢铁等重大项目建设,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优质高效的航海保障服务,生动诠释了该处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
聚焦协同融合,绘就文明创建“同心圆”
与湛江海事局等交通运输部驻湛单位建立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协同联动机制,围绕推动交通强国战略实施、助力琼州海峡高质量发展等五大重点任务,联合出台18项措施,为交通强国建设、地方经济发展赋能增效。依托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建设平台,打造海事航保融合发展“湛江示范区”,持续深化资源互享、信息互通、监管互助、创新互动、技术互进的“五互”机制,在安全通航、应急反应、海上搜救等多领域展开广泛且深入的联动合作。
在一次海上搜救行动中,三方依托信息共享与协同作战机制迅速响应,发挥专业优势,及时救助遇险船舶和人员,充分彰显协同作战效能。该协同融合发展模式,不仅高效保障了辖区船舶航行安全,助力港航经济发展,更凝聚了水上交通事业发展强大合力,汇聚文明创建多方力量。
聚焦社会责任,传递文明创建“温暖力量”
湛江航标处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勇担社会责任。在扶贫济困方面,积极响应号召,每年组织广东扶贫济困日捐款、“姐妹情深10元捐”等活动,四年来累计捐款7万元。同时,依托“832平台”等渠道,累计采购消费帮扶产品30余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选派8名优秀同志深入徐闻县南山镇等地参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助力当地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工作成效显著,收到湛江市农业农村局和乡村振兴局的表扬感谢信,1名同志获评“湛江市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此外,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积极投身文明创建、无偿献血、疫情防控等工作,定期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近年来,共组织400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70余人次参与无偿献血,疫情防控期间协助开展核酸检测10万余人次。通过这些志愿服务,展现航标人良好精神风貌。
文明创建,需以笃行致长远。湛江航标处将永葆奋进姿态,持续深耕文明创建与航海保障主业融合实践,为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开创海事现代化发展新格局、推动航海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厚植文明沃土、筑牢文明根基,续写文明创建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