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小证书撬动大市场

2025-08-13 15:49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肖汉宁(廉江)

8月11日,记者从湛江海关获悉,今年1—7月,该关共签发出口非洲原产地证书1018份,签证金额2.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8%、91.9%,主要商品有水海产品、冻鸡肉等。(据8月12日《湛江日报》)

原产地证书是商品的“身份名片”,是企业享受关税优惠的关键凭证。对于湛江的企业而言,这份证书是敲开非洲市场大门的“金钥匙”。报道中,湛江双龙水产实现对非洲市场出口“零的突破”,正大食品开拓多个非洲新市场,背后都离不开原产地证书的助力。凭借它,企业的产品能以更低的成本进入非洲市场,价格优势得以凸显,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成功让“湛品”鲜味摆上非洲人民的餐桌。可以说,这不仅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激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积极性和信心。

原产地证书也是推动湛江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要获得这张证书,产品必须满足严格的原产地标准,这从侧面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以湛江双龙水产的罗非鱼为例,从原料的严格筛选,到取片、去皮、清洗等加工工序的标准化操作,再到真空包装、冷链运输等环节的精心管理,每一步都体现企业对品质的执着追求。这种对品质的坚守和提升,不仅有助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赢得良好口碑,也推动整个产业向高端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当企业为了获得证书而主动提升产品质量时,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悄无声息的产业升级。

进一步来看,原产地证书的签发量增长,反映出湛江外贸发展的良好态势,也是地方产业优势与国际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的成果。湛江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和农业资源,具备对外发展的坚实基础和资源优势。而通过原产地证书,这些产业优势得以转化为出口优势,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这也为湛江其他产业“走出去”提供宝贵经验和启示,激励更多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全球贸易竞争。

原产地证书为湛江企业打开了外贸大门,但要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还得靠自身硬功。产品创新不能停,像罗非鱼加工可延伸出即食、调味等多元品类,跳出同质化竞争;品牌建设得跟上,给“湛品”打上诸如“新鲜”“安全”的标签,让非洲消费者记住湛江味道、湛江故事;渠道深耕要下细功夫,不只是把货卖出去,更要联合当地经销商做市场调研,根据口味偏好调整产品,甚至建立长期供应链。唯有内外兼修,才能让小证书撬动的商机,变成更多实实在在的市场份额。

编辑:倪婉婧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环北广东工程建设再提速
  • 卫生死角无处藏!市民积极监督,干群“即接即改”
  • 霞山新园街道出动无人机助力“空地联动,精准灭蚊”防疫工作
  • 全运进行时|湛江公安启动“百日行动”  特警重装值守筑牢港城安保防线
  • 赤坎区少儿暑假研学公益夏令营举行
  • 双向奔赴的“敬礼”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