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孕妈和宝宝如何科学防蚊?妇幼医生建议首选“物理屏障”

2025-08-17 16:14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记者陈彦 通讯员陈丽琴

当前正值蚊媒传染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高发季,对孕妇和婴儿等重点人群来说,做好科学防控工作至关重要。8月16日,记者采访了市妇幼保健院相关专家和医务人员。

孕妇更需防蚊防叮咬

该院产科主任、主任医师杨妹指出,基孔肯雅热感染孕妇后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退热难度大)、剧烈关节痛(影响活动能力)、皮疹及疲劳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孕早期感染可能增加流产风险,孕晚期感染则可能诱发早产。该病毒对胎儿的威胁同样不容忽视,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分娩时若母亲处于病毒血症期,新生儿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可能出现发热、皮疹、肢体肿胀,甚至神经系统问题,如脑炎。

目前,针对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均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也没有可用疫苗,预防是关键防线,而预防的重点是“防蚊灭蚊、避免叮咬”。

在个人防护方面,物理屏障是孕妇和婴幼儿的首选防护方式。使用蚊帐(确保无破损)、纱窗、纱门等物理屏障;穿着浅色长袖衣裤,或用纱巾包裹裸露皮肤;减少在蚊虫活跃时段(上午7-9时,下午5-7时)外出,避免前往树荫、草丛、水边等蚊虫密集区域。

化学防护需谨慎,选择驱蚊产品时,孕妇需特别注意成分安全。购买驱蚊产品时认准包装上的“农药登记证号”,避免使用未标注有效成分和浓度的产品。使用时需避开眼、口、鼻及皮肤破损处。电蚊香液、蚊香杀虫剂主要成分是拟除虫菊酯类,长期接触可能影响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建议孕妇和婴儿尽量避免接触。

此外,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防控的根本措施,每周应彻底清理家中及周边各类积水容器,真正做到翻盆倒罐、清淤疏堵、勤换勤洗、储水容器严密加盖。

产科副主任医师樊娟指出,对基孔肯雅热目前以对症治疗为主。孕妇发热尽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高效而安全性较高的退烧药,禁用阿司匹林及多数非甾体抗炎药(增加出血风险)。关节疼痛需冷敷缓解,严重时在医生指导下谨慎用药。如孕妇出现发热、关节痛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疫区接触史。感染孕妇需加强营养支持,每日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定期胎心监护和B超评估胎儿发育;产后需筛查风湿因子,新生儿应进行神经发育随访。

物理防蚊是婴儿“首选法宝”

儿童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受到感染。保护儿童免受基孔肯雅热的侵害,成了家长们十分关注的事情。

儿科二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王雨莎指出,对于小宝宝,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他们的皮肤非常娇嫩,对化学物质也更敏感。所以,物理防蚊是“首选法宝”。建议在宝宝的婴儿床、小推车配上全罩式蚊帐,家里的门窗安装并定期检查修补纱窗、纱门,防止蚊子悄悄溜进来,同时用电蚊拍精准消灭“漏网之蚊”,打造“无蚊安全屋”。

蚊子特别喜欢汗液的味道。天气热时,可以适当开空调或电扇,让宝宝保持凉爽舒适,减少出汗,减少“招蚊”信号。带宝宝出门遛弯儿,防护也要到位,尽量选择浅色轻薄透气的长袖衣裤。避开蚊子最活跃的清晨(特别是7-9时)和黄昏(4-6时)出门,也少带宝宝去花丛、灌木丛、水塘边这些蚊子扎堆的地方。

很多家长会问,驱蚊液、花露水、防蚊贴这些能用吗?王医生说,对6个月龄以下的小宝贝,不建议使用任何化学驱蚊产品,花露水、清凉油等也不推荐给小婴儿使用。对6个月龄以上的宝宝,可以谨慎选择一些安全有效的驱蚊产品,但务必看清成分和浓度。天然植物类产品,如柠檬桉油、香茅油,不建议3岁以下儿童使用。一些香味浓郁的植物(比如驱蚊草)被用来驱蚊,但最好不要放在儿童房里。这些植物散发的气味和可能产生的花粉,容易刺激宝宝的呼吸道,反而可能引起咳嗽、鼻炎甚至诱发哮喘。

王医生提醒,如果宝宝突然出现高烧(尤其超过39℃)、皮疹、关节或手脚明显肿痛,或者异常哭闹、拒绝喝奶、精神很差,并且最近有被蚊子叮咬过或去过蚊虫多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就医,告知医生宝宝的有关情况,包括可能的蚊虫接触史,有助于医生快速判断。

编辑:何海清
值班主任:苏碧银
值班编委:林小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台湾青年感受开渔分享“惊喜湛江”
  • 遂溪开渔周:绘就广东县域滨海振兴新图景
  • 开渔首日,湛江多举措护航2.8万渔船开启“耕海牧渔”
  • “老广叹湛江”首发团抵湛
  • 齐心协力防蚊灭蚊
  • 汇聚爱心力量 点亮儿童梦想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