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湛江市图书馆举办以“揭秘古代儿童娱乐方式”为主题的文化普及活动,带领30多组亲子家庭走进古人的童年世界,感受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智慧与乐趣。(据8月25日《湛江晚报》)
看到报道,想起此前带孩子参加外地博物馆复原的“投壶”游戏和观看古籍记载的“斗草”“竹马”民俗展的情景,现场一群大人孩子玩得不亦乐乎、看得津津有味,一片乐意融融。这些活动让尘封在史书中的孩童欢趣走到台前,为大家带来了一份古今共通的快乐,完成了一次生动的文化传承,以另一种方式点亮文化记忆。
举办以“揭秘古代儿童娱乐方式”为主题的文化普及活动的价值,首先在于打破了“古代儿童无娱乐”的认知偏见。曾经在不少人的印象里,古代的孩子多被“耕读传家”所缚,爱玩的天性被压抑,殊不知《诗经》里“竹马之交”藏着孩童骑竹竿扮马的天真,《清明上河图》里就有孩童玩“打陀螺”的鲜活场景。从报道中可知道这些快乐的游戏在此次市图书馆的活动里就一一通过视频与图片呈现给孩子们,让这些延续千年的游戏立体可感,也让现场的大人孩子们意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儿童对乐趣的追求始终相通,穿越时空的娱乐方式就是古人生活智慧的缩影。
更重要的是,这类活动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一个“童心切口”。相较于晦涩的典籍解读,儿童娱乐更贴近生活本真,无论是在赏“玩”还是动手“玩”,都比说教更易让孩童接受,也更能激发他们对古代生活、自然认知的主动探索。文化的传承,本就该这般带着温度与趣味。
期待这样的活动能走得更远,让更多孩童在“玩”中认识历史、了解文化,让传统文化在代际间无声地流转,以更鲜活的姿态融入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