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一张“走心”的奖状

2025-09-12 08:57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叶舒云

9月10日是第41个教师节,在市三十二小,学生开心地展示自己制作的教师节奖状,并将自制的精美奖状送给自己的老师。(9月11日《湛江日报》)

9月11日,《湛江日报》在头版刊登了一张很温暖又很有意思的照片。照片里,两个小学生手捧奖状,面露笑容。而出人意料的是,这两张奖状的奖励对象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在教师节当天,学生将亲手制作的奖状送给老师——没有统一的模板,没有精致的包装,这份朴素的礼物,却精准诠释了“走心”的两重深意:既是学生“用心”的真诚表达,更是这份心意“走进老师心里”的情感共鸣。

这张奖状的“走心”,首先在于学生的“用心”投入。它不是商店里批量生产的礼品,也不是家长代劳的“打卡任务”,而是学生主动用双手创造的成果:可能是一笔一画写下的感谢,可能是用心搭配的色彩,可能是结合老师日常言行的简单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藏着学生的专注与认真。这种“用心”,无关技巧的高低,而在于情感的真实:学生记得老师课后帮自己答疑的耐心,记得老师鼓励自己的温暖,便想通过亲手制作的方式,把这些观察与感动定格下来,汇成了一句“特授予你最棒老师”。比起商店的贺卡、街边的花束,这份“用心”更显珍贵,因为它是学生自主生发的情感表达,是“我想对老师好”的直接体现,而非被动塞来的“仪式感”。

更深层的“走心”,在于这份心意真正“走进老师心里”。对教师而言,日常工作多是琐碎的:一大早看早读、精心备课讲课、课间调解矛盾、深夜批改作业,这些付出往往悄无声息,甚至可能被忽略。但当学生递上自制奖状,这份礼物便成了“被看见”的证明——老师知道,自己的用心没有白费,课堂上的“传授我知识与爱”、课后的“辛勤培育我,伴我成长”,都被学生记在心里。这种“被认可”的触动,远比任何荣誉证书都更能抵达内心:它让教师感受到职业的价值,明白自己的每一份坚守,都在孩子成长中留下了印记。这份“走进心里”的共鸣,是学生“用心”表达与教师“以心换心”的双向奔赴。

校园里的这场“送奖状”活动,更暗含了“双向走心”的教育意义。学校没有选择复杂的庆祝形式,而是为学生搭建了“用心表达”的平台,既引导孩子学会用真诚回应善意,也让老师在这份朴素的心意中感受到被珍视。这种互动,让“尊师爱师”不再是口号:学生在“用心”制作中理解尊重的含义,老师在“走心”共鸣中坚定育人的初心,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结由此变得更加紧密。这种“双向走心”的过程,就是“以心换心”的过程,它让孩子懂得“感恩要用心”,也让老师体会“付出有回响”。

这张“走心”的奖状,令人心生温暖,也许这便是喜庆教师节最动人的意义。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麻章区举办农业电商实战技能人才培训
  • 霞山海鲜美食综合体建设正酣  2027年可享“渔获上岸即尝鲜”
  • 赤坎区:以“创则必成”信念推进文明创建  书写防疫与爱国卫生运动民生答卷
  • 《小湛同学》公益助学捐赠活动举行
  • 湛江科技学院举行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
  • 喜庆教师节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