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夜晚11时,暴雨来袭,在湛徐高速龙门收费站附近等待同行老乡的湖南怀化人苏先生,连忙扛着行李快步走向收费站出口广场,希望能找到地方躲雨。正在亭外站岗的工作人员韩喜钦看到后,立即前来将他带至安全区域休息……次日清晨6时许,在与收费站工作人员道别后,苏先生重新踏上返乡路。(据《湛江日报》)
从发现雨中等待,到上报情况、接过行李、提供热水面食,再到安排休息场所……一系列操作解苏先生的燃眉之急,高速收费站变“暖心驿站”,藏着“特别的爱”。
这种“特别的爱”系于群众情怀。在职责之外,面对群众的困境,我们是选择事不关己,还是选择设法伸出援手?这个问题,湛徐高速龙门收费站给出了答案。可以说,高速收费站变身“暖心驿站”,打破了一些人对公共服务“冷冰冰”的刻板印象,让公共服务成为充满人情味的亲切关怀。进一步来看,在职责之外,面对群众的特殊需求,我们职能部门如果始终揣着群众情怀,尽力做到“特事特办”,群众就能更深刻读懂公共服务“以人为本”的初心。这样看来,我们公共服务行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妨多一份“主动服务”的意识,多一些“灵活变通”的智慧。例如,车站、机场、政务服务大厅等人员密集场所,要努力为老年人、残疾人和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应急帮助……总之,厚植群众情怀,让“暖心举动”从“偶然”变成“必然”,从“个案”变成“常态”,公共服务的亲民形象才越来越生动。
这种“特别的爱”不止于动人心。将心比心来“换位思考”,站在外乡人苏先生的角度来想想,我们就不难体会到这种“特别的爱”的意义。因此,面对贴心的安排,苏先生十分感动,紧握韩喜钦的手连声道谢:“感谢你们给我提供这么温暖的休息场所!更值得一提的是,高速收费站成为“暖心驿站”虽然只是“小善”,却能折射出文明之光。对于受助者苏先生来说,这样的“小善”或许会铭记于心,久久难以忘怀。这样一来,我们湛江就会给他留下美好印象。
我们有理由相信,累积类似的“小善”,奉献“特别的爱”,温厚湛江的名片就会被擦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