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复苏答卷见“韧劲”

2025-10-09 09:0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陈天心

10月7日,风雨停歇,阳光重现,湛江这座滨海城市迅速按下灾后恢复的“快进键”。(10月8日《湛江日报》)

台风“麦德姆”过境后第三天,湛江就交出了一张高效的“复苏答卷”——商超货架迅速补满,菜场海鲜活蹦乱跳,夜市烟火再度升腾,高铁航班准点运行……这场“快进键”式的复苏,不只是简单的秩序回归,更映照出一座城市的“韧劲”。

城市韧劲,始于救灾复产的“快”,更源于系统协同的“稳”。风雨刚歇,湛江便快速重启,背后是城市治理体系的“韧性基因”。它不是某一部门的单点发力,而是全域联动的有机配合:公共服务快速抢修,让水电等基础保障尽快恢复,不少市民感慨,实现供电恢复速度飞跃;一支支支援队伍和支援力量迅速扑向主干道清障,将交通动脉迅速打通;物资储备提前布局,让商超货架无需“漫长等待”,市场菜品供应也很快就恢复了“琳琅满目”。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协同,打破了传统应急中的“条块分割”,让复苏不是零散的“补丁”,而是整体的“修复”。当城市能在短时间内打通民生保障、交通出行、公共服务的“断点”,便意味着其已构建起应对风险的“免疫系统”——这份“稳”,比单纯的“快”更显韧劲。

对于广大市民而言,更直接的感受是“熟悉的烟火气回来了”。复苏答卷的最大亮点,从不是简单的“恢复原样”,而是让市民重拾“生活如常”的安全感。湛江的复苏,始终围绕“人”的需求展开:菜场里的平价海鲜、商超里的充足物资,守住了“菜篮子”“米袋子”的底线;夜宵摊档重燃的烟火、车水马龙之中的秩序井然,还原了港城生活的烟火气。这些细节背后,是城市对“民生无小事”的坚守——物价平稳比口号更能安抚人心,生活便利比数据更能体现复苏成效。假期即将过去,当市民走出家门,能轻松买菜购物、顺畅上班上学,这份“安心”,便是“韧劲”最温暖之处。

报道中有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湛江的恢复不仅在于清障通路、复水通电,更在于提振一座城的‘心气’。”湛江街头,那一面面重新飘扬的五星红旗,便是最动人的“复苏信号”。从工作人员细致挂起国旗,到市民驻足凝望时的安心,再到商户主动开门营业、学子有序返校的自觉,一座城市“共克时艰”的共识便已经形成,而这其中所包含的精神力量,是“韧劲”最持久的支撑。

风雨是试金石,能照见城市的底色;复苏是新答卷,写下了城市的韧劲。湛江人的韧劲,就藏在那一张张重新舒展的笑脸里,就藏在“与城市共扛风雨”的默契里。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莫松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群众夹道欢送空军救援官兵
  • 全力以“复”,广东消防救援机动队伍持续投身“麦德姆”灾后救援任务
  • 政企联动抗灾复产
  • 国庆假期尾声 湛江海湾大桥返程高峰有序开启
  • 巡查及时预警 溃堤化险为夷
  • “这城市因你们而更有温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