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初秋赏桂林

2025-10-11 09:59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曾新友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短短7个字,诱导我多少次心驰神往、梦寐所盼。今年初秋终于了却了这桩心愿。只是限于时间未敢“天马行空”,却已经走进了广西桂林“中国符号”的象山风景区和兴坪古镇以及声名远播的大河背村。

象山:“象鼻吸水”栩栩如生

桂林市区的楼房最高不超过7层,让日月塔等很多好风景“冒”了出来。我们在桂林市区沿着绿荫遮蔽的小路从东门进到免收门票的象山风景区时就听导游说,从这植被茂密的地方先要开启“爱情岛”的浪漫之旅。

上世纪70年代,这“爱情岛”便是年轻人相约谈情、培育幸福的理想天地。如今,“牵手”“拥抱”“接吻”3组铜像,以艺术的方式释放着爱的语言。甚至还有白发夫妇,仍在“牵手”雕塑前重现当年的浪漫,笑意中藏不住几十年相依的甘甜。循着与景致和文字相协调的地方欣赏,甚至看到了一些卿卿我我的笑脸。

由3个小岛连成的爱情岛上,穿着红色婚纱来拍结婚照的青年男女传递出来的喜气吸引了回头客。如今,爱情岛有“风情东南亚,象山水月情”为主题的歌舞表演,延续着浪漫的节奏。

爱情岛,让约会的有情人相约在秋季说起了春天的故事。从岛上望去,周边的象山、穿山、塔山连成了美丽的“三山景色”。离岛最近的就是大家从报刊或电视等直观的影像上看到过的过目不忘的象山。

118800平方米的象山风景区,以象山为标志。整体看,象山就是活灵活现的一只大象。虽说只高出水面55米、长108米,却由3.6亿年前的石灰岩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不同景观。包括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云峰寺。特别招人大饱眼福的莫过于“象鼻吸水”,1995年被定为桂林城徽标志,是游客最欣赏的“中国符号”。“象鼻”探入水中,与其“前腿”构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大约150平方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十五的月亮浮出水面,故名“水月洞”。宋代蓟北处士以这“水”与“月”写了一首值得玩味的诗:“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这洞壁面积虽小,却留下“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等22幅唐、宋石刻。

象山的景带着象山的和风,撩得人潮涌动,这场景很醉人心神的。更醉人的,或许还有深藏于山腹之中、可窖藏2000吨的千年酒窖的酒——“桂林三花酒”。这酒窖早在北宋时期,就已是“官府酒窖”。

2005年,象山风景区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的大自然奇迹。亦跻身全国十佳赏月地,实至名归。

大河背村:“20元”背面图取景地 

一到桂林市阳朔县的兴坪镇,最令我迫不及待的,便是亲眼一见大河背村——那1999年版贰拾元人民币背面图案的取景地。

我们驱车进入这座拥有1760年历史的兴坪古镇,随即徒步穿过青石板路与大桥,行至漓江畔。眼前许多游客手持20元纸币,比对远方山水拍照——原来这一切,正是那经典画面的现实原型。

这里与象鼻山风景区一样不收门票,所有通道都是出入口。虽然游人如织却无需排队。喀斯特丘陵地貌以石的峻峭、树的苍翠,丰富了兴坪镇独特的美感。当年,叶剑英元帅游漓江,曾为兴坪赋诗一首:“春风漓水客舟轻,夹岸奇峰列送迎。马跃华山人睇镜,果然佳胜在兴坪。”

放眼望去,漓江蜿蜒,青山叠嶂,翠竹垂柳掩映江边。几叶竹筏划水而过,数只鸬鹚捕鱼而忙。山与水弄影。天在水中沉,山在云上浮。——这是十足的精品画廊。我觉得自己可以写一首诗来描述:“水天套色画初秋,任性刷成绿彩绸。远处清波筏涌动,捞些美景上渔舟。”

惊喜的是在象鼻山的漓江和在兴坪的漓江都有鸬鹚对我表达美意——向我伸张翅膀,让我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和拍下了生动的画面!

赏罢水上景,再游古街巷。我们余兴未尽地踱回兴坪古镇那条千米长的青石板街。在唐宋戏台外,在明清建筑下,店铺林立。桂林米粉、桂花糕、螺蛳粉、豆腐乳、辣椒酱……应有尽有。古镇的商业气息中,飘散着桂林的味道——香甜、鲜美,也飘着一段又一段等待被讲述的故事。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莫松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爱国卫生日”持续发力 全力守护健康家园
  • 55小时昼夜鏖战!贵州电网2100人星夜援湛,156村重燃万家灯火
  • 记者走进粤佳饲料生产车间  机器轰鸣全力复产复工
  • “橙衣卫士”踏新程 廉江见证八方驰援情
  • “合璧”同向发力 “书架”直通货架
  •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