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以来,雷州市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强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奋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工业经济”和“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2023至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3%、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5%,增速均居湛江市前列。
●2025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2.91亿元、同比增长6.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亿元、同比增长19.5%,第二产业增加值32.8亿元、同比增长18.3%,规上工业增加值16.06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均居湛江市前列。
●雷州市获评2024年第四届中国文化百强县、省第二批信用县建设专项类先进单位,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市。雷州供电局、沈塘镇处井村分别荣获2025年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雷州市入选全国首批海洋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国家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省第二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
一串串成绩的背后,是雷州人民用汗水浇灌的成果。
位于雷州经开区的广东大毛牛新材料生产基地。
工业经济加速发展呈现新气象
雷州坚持把经济开发区和临港经济区建设作为工业发展主战场。
成功组建雷发产业发展基金,坚持每年将50%以上专项债券用于完善园区“七通一平”建设,累计投入17.59亿元。“四区叠加”联动发展格局逐步形成。2023年以来园区累计签约项目75个、签约投资额达313.25亿元,新增乌石油田群、大毛牛新材料、美达玩具等15个项目投(试)产。
2023年,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7.52亿元,同比增长15.66%;固定资产投资30.16亿元,同比增长139.64%;2024年,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7.64亿元,同比增长102.05%;固定资产投资44.98亿元,同比增长49.14%。2025年1—8月,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16.22亿元,同比增长194.8%。
2023年度湛江市产业转移主平台、雷州市产业集聚地均获评省“优秀”等次,2024年度雷州经开区荣获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十佳会员单位”称号,2025年度东岛新能源入选广东省绿色制造名单。
轻工纺织业集聚成势,引进了质品高端品牌服装、美达塑胶电子玩具、大毛牛新材料等13家轻工纺织企业,总投资达26.35亿元,产值预计可达34.62亿元。乌石23-5油田群开发项目顺利投产运营,累计完成投资42.93亿元,预计产值约14亿元、新增税收约9631万元,新增就业岗位400个。
园区产业实现了从过去“数量少、规模小、不成链”到“初步集聚、初具规模、加速发展”的生动局面。
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持续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家、专精特新企业11家、独角兽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家。
特别是今年以来,项目引进亮点突出,新增签约雷州表演无人机生产基地项目等21个项目,签约额达42.1亿元。
雷州首创招商服务“七件套”获省表扬,经验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建成“反向飞地”南沙·雷州高质量发展产业协作基地,促成3个高端制造项目签约。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功获评“广东省第二批信用县建设专项类先进单位”。
三年来,累计新增开工纳统项目35个,推进项目投产动工。2023年至今,累计签约项目96个,协议投资总额509.56亿元,项目到位资金73.7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8个、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
雷州流沙湾海洋牧场的金鲳鱼捕捞。
海洋经济创新开拓新天地
雷州市向海而生,大力发展耕海牧渔,建设高水平海上牧场和“蓝色粮仓”。
流沙湾1号海域入选第九批国家级海洋牧场,是广东省本批次唯一入选的海洋牧场。“海威1号”“海威2号”桁架式智能养殖平台以及全国首个自主升降海洋牧场平台“湛农1号”相继下水投产,全市累计投产深水网箱1070个,占湛江市四分之一,年产值约10亿元。省“百千万工程”县域创新基地在“海威2号”揭牌成立。
成立湛江首个在企院士工作站“林浩然院士工作站”,推动海水鱼苗种培育、优良种质创制等关键技术攻关。成功选育南美白对虾耐病新品系,打破种虾依赖进口局面;雷州海威硇洲族大黄鱼原种场获批省级水产原种场,实现了湛江省级以上鱼类良(原)种场“零的突破”。截至目前,雷州市上规模水产种苗场5家。
全国每10条金鲳鱼就有一条来自雷州。新增金鲳鱼深海网箱养殖加工等建设项目,打造金鲳鱼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金鲳鱼年产量超3.25万吨、年产值达14.31亿元,金鲳鱼产量居湛江市首位,产品销往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地,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覃斗镇流沙村享誉“中国珍珠第一村”,2024年流沙村珍珠产量超1吨,综合产值达5亿元,占中国南珠产量八成以上,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成功创建尊鼎珍珠文化产业园、对虾经济产业园,推动流沙珍珠、东里对虾等优势特色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位于雷州英利镇的“南派”菠萝加工生产车间。
特色农业提质发展彰显新成效
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力推进。雷州市全力推进菠萝、芒果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3亿元。芒果产业园累计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其中南派食品、伊齐爽食品、雷州市食品等3家龙头企业已投产;菠萝产业园签约落地牧原公司等优质企业3家。
特色品牌做优做强。2023年以来,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粤字号”农业品牌示范基地4个、省级“菜篮子”基地4个,入选“湛品”品牌26个,数量居湛江市前列。建成粤西最大的甘薯连片优势产区,“杨家蜜薯”种植面积11.9万亩,年产量达4.3万吨、年产值逾7亿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建成全省最大的芒果和青枣种植基地,年总产量达4.48万吨、总产值达2.4亿元,雷州芒果、青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雷州黑山羊、雷州黄牛分别于2023、2024年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食品加工业提速发展。大力发展甘蔗、菠萝、大米、花生油等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约42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25.9%。推动农海产品加工业延链提质,全市现有牧原、尊鼎、南派食品、乐田公社等17家农海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024年规上农海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25亿元、较2022年增长25.22%。
农业产业强镇加快建设。加快推进“一镇一业”行动,因地制宜发展强镇产业,成功打造一批专业镇、特色镇。白沙镇成功入选2024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南兴镇打造丝苗米专业镇,覃斗镇打造“中国芒果小镇”,杨家镇建设特色番薯小镇,英利镇做强菠萝小镇。
“电商+产业带”赋能产业发展。通过“公司+基地+电商”“邮政+电商”等模式精准赋能本地特色产业,有效拓展流沙珍珠、覃斗芒果、雷州番薯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2023至2025年流沙珍珠电商累计销售额约2亿元。举办“电商赋能·湛品破冰”湛江农海产品电商直播专场活动,拓宽海水珍珠、金鲳鱼、火龙果、大米等特色农产品销路,订单数量超5.6万单,销售额突破2130万元。
10月6日晚,雷州曲街灯火璀璨,市民欢度中秋。
农文旅融合焕发新活力
雷州市深挖“红树林之城”“千年古郡”“历史文化名城”IP价值,大力推广“醉美雷州”等文旅品牌,联合中央电视台拍摄《传统文化遗存保护传承》宣传片并向全国播出,2024年荣获“中国文化百强县”荣誉称号。
成功举办“奋进百千万 活力新雷州”、撤县设市30周年等系列文旅活动,“三元塔亮灯”“曲街打卡”等火爆出圈,超120个媒体平台争相报道和转发,全网点击量超100万,成功塑造了文旅IP,被《南方日报》列为全省“奔县”旅游案例。推出“古驿道探秘”“滨海生态游”等精品线路8条。茂德公鼓城度假区成功入选2025年“湛江非遗精品之旅”特色旅游线路。
2023年来实现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分别年均增长60.8%、27.14%。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旅游业与农业、文化、体育等行业深度融合,塑造“稻海桑田、石狗守护”农耕文化品牌,打造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目的地,促进“旅游+农业”融合发展。
天成台度假村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共建国家女子沙滩手球冬训基地,构建“旅游+体育”新业态;足荣村创办“方言电影节”,依托茂德公大观园、酱油产业,探索“旅游+文化”“旅游+扶贫”发展新路径,每年吸引的游客可达10万人次,门票收入近180万元,带动200余人就业,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新城忘言别院民宿、茂德公鼓城酒店分别获评省金宿级乡村民宿、省银品级乡村酒店。
雷州乌石镇新村全力建设乡村振兴新画卷。
典型镇村建设带动实现新变样
2023年以来,典型镇新改建镇圩道路29.99公里,建成碧道12.79公里,改造提升农贸市场10个,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龙门镇打造“商贸强镇”,成功入选2023年省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百强榜,建成那双冷链物流基地,提供约千个就业岗位,镇区沿街商铺租金翻了3倍,居民生活舒适度与幸福感大幅提升;覃斗镇打造“芒果珍珠小镇”,省级芒果产业园、尊鼎珍珠文化产业园新增投资1200万元;英利镇加快建设区域性综合冷链物流园,增加长期就业岗位近千个;乌石镇依托临港优势,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和滨海旅游,投资600万元打造半岛风情街,渔港风情魅力不断涌现。
2024年10个典型镇的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7%,新增企业1516家,新增规上企业8家,镇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联城带村辐射作用更加凸显。
各村积极发动群众、乡贤、企业等力量参与典型村建设,累计筹集社会资金2536.735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氛围浓厚。依托特色文化、产业资源,成功打造岭下村民宿经济、赤尾村“千年红荔”、扶柳村绿茶等一批乡村特色优势产业,累计吸引877名群众返乡就业创业,带动2338户居民增收1900多万元,2024年典型村集体经济收入较2022年平均增幅26.33%,超50万元村达30个。
典型示范作用有效彰显,松竹镇塘仔村推动群众思想从“闹矛盾”向“谋发展”转变,主动与邻村化解了长达50年之久的土地矛盾纠纷;处井村积极打造“房车营地”,高峰期可汇聚超过400台全国各地的房车,“出圈”密码被《人民日报》宣传报道;足荣村与茂德公集团合作发展酱油酿造,投入50万元,带动50余户参与,实现“村民变股东”。
以典型镇、典型村为节点,串点成线、连线成带,打造了北部产城融合发展、东部红树林生态发展、南部食品加工产业、西部滨海风情等四条示范带。
在龙门圩镇至足荣村示范带中,将典型镇村连线成片,打造了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禄马梦工厂等7个标志性工程,统筹财政资金1933万元,撬动社会资本超6000万元。
绿美雷州建设成果斐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雷州市上下掀起植树护绿行动浪潮,2023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超7000万元,植树63万株(含红树林5万余株),绿色生态家园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完成林分优化1.07万亩、新造林抚育1万亩,完成2个森林乡村建设。
积极打造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高质量建设雷高镇木棉公园绿美示范点、龙门镇德地绿美示范点、东里镇洪流郊野公园。累计建成美丽庭院9410户,足荣村上榜广东省“美丽庭院”村,9户家庭上榜广东省“美丽庭院”户。
在湛江市“美丽庭院”建设擂台赛3个类别评选中,雷高镇大群村吴培利家庭、沈塘镇陈苗石狗雅园分别获绿美提升类、文化创意类一等奖。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