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今年下半年来最强冷空气席卷我国大部
降温过后
全国多地都提前感受到了
常年11月甚至12月的寒凉
内蒙古、河北、山西、湖北等部分地区
气温创当地10月中旬最低纪录
这也让不少人担心
今年冬季会不会更冷?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副主任章大全表示,近期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处于中性偏冷状态。经综合研判,预计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水将持续发展,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受其影响,今冬我国北方和西南地区、华中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华东、华南等地易出现阶段性气象干旱。
什么是拉尼娜?
统计显示
发生拉尼娜事件的冬季
我国气温偏低的概率相对更大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前
主要特征体现为
↓
◼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尤其是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北部、西北地区大部等地。
◼冬季北方雪灾和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
但是受全球变暖等因素影响,本世纪以来,拉尼娜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偏暖的情况也频繁发生,如2020年、2022年和2023年,甚至暖冬现象也有出现。
章大全说,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冬季降水主要表现为降水总体偏少,特别是在长江以南地区。更具体的情况,国家气候中心将于10月底组织会商研判,形成2025/2026年冬季气候预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