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欧阳泽
湛江新闻网讯: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普通老百姓每节省一分钱,他们的幸福指数就会增加一点……今年市政府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在市区扶持建设了5个平价商店和2个平价农贸市场,平价门店为实现产销对接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这不仅有利于降低农产品价格,而且有利于规范流通秩序,优化流通结构,这项“惠民”政策,它的模式是怎样的?如何才能走得更远?所谓的“平价门店”,指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通过产销对接,销售群众生活必需的农副产品,并在价格异动时承担保障供应平抑价格等社会责任的商店。近日记者从市物价局获悉,我市已在今年1月31日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在市区扶持建设了5个平价商店和2个平价农贸市场,作为政府稳定物价,实施“价格惠民”的一项具体措施。
“平价门店价格便宜,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关键是价格下去了,希望质量不要下去。”市民王先生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市民对平价商店持肯定态度。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建设平价农贸市场和平价商店是建设幸福湛江的具体措施,符合我市实际,切中问题要害,有利于增强我市农业生产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应急供应能力。在零售环节推进平价商店、平价市场建设,更是政府调控终端市场价格的一个重要抓手,不仅有利于及时引导、稳定市场价格,也直接惠及了广大群众。
但在接受采访的市民中,也有部分市民认为,平价商店打出了“价格牌”,希望也能打出“质量牌”。“我经常到农贸市场买菜,有时为了图方便也到超市买菜,有些时候我就发现,有些菜不是很新鲜。虽然价格降下去了,但也希望质量不要下降。”市民陈姨就对“平价门店”提出了自己的希望,而这个问题也得到了不少市民的认同。
1、商场:农超对接 三方受益
在昌大昌购物广场霞山店的蔬菜区,记者看到,“市‘菜篮子’工程政府平价门店”的牌子十分抢眼,在一般农贸市场可见的果蔬在这里也是应有尽有。该店经理熊炜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的果蔬价格能够做到和农贸市场果蔬价格平价,甚至低于农贸市场的价格,主要是采用了‘农超对接’的模式,尽量减少流通环节,让利给消费者,做到消费者、生产者和卖场三方受益。”
在熊炜出具的一张“蔬菜零售价格监测日报表”上,记者看到,2月25日当天20种蔬菜价格中,百分之百与当日农贸市场的蔬菜价格持平,有个别蔬菜价格还低于市场价。
而在水果区,记者也发现,这里的水果不仅质量较好,价格也是相对便宜。熊炜告诉记者,他们采用“农超对接”的新模式后,很多水果都是直接从本地的农户或者供销社进货,直接从田地拉到了卖场,减少了中间批发流通环节,价格自然实惠。“你现在看到的有些水果,是我们直接从本地农户田地中运到这里的,比如火龙果就来自徐闻和湖光,杨桃和红江橙来自廉江。”
“以一天的销售量而言,蔬菜可以卖到一万至两万元,水果可以卖到3万元左右。”熊炜告诉记者:“目前我们超市的平价商品主要集中在以鸡蛋、猪肉、果蔬为主的农副产品,迟点会延伸至粮油等商品。”
【价格便宜3至5个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做到平价,很多卖场从采购上下足了功夫。以昌大昌霞山店为例,该店在采购上主要采用三种模式。其一是从该店固定的供货商采购;其二是采购员到主要农贸批发市场上采购;其三是直接到生产基地、合作社采购。
“这样采购好处在于既能保证货源,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商品中间的流通环节,让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熊炜告诉记者:“以果蔬价格而言,卖场的价格比农贸市场的果蔬价格还会便宜3到5个点。”
【产品种类将比肩农贸市场】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从本月起,该商场将尝试“农超对接”的升级改造,整个生鲜区将重新划分,争取平价的商品从果蔬、猪肉、鸡蛋扩展到水产、粮油和三鸟。“农贸市场有什么,我们这里就有什么。”熊炜告诉记者,该超市“农超对接”改造项目已经得到了市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的扶持,财政补助8万元已经到位,预计今年5月份完成改造。
【期望政府建立统一的交易平台】
在谈到对“平价商店”有何建议,熊炜告诉记者,作为卖场,他最希望政府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大型的交易平台。“卖场需要的商品种类繁多,但很多商品货源信息较少,做不到每一种商品都可以平价出售。”熊炜希望政府建设一个大型的交易平台,农户或者合作社可以在这个平台提供货源信息,卖场也能从这里直接进行商品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