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财源单一,加快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数据显示,过去的“十一五”期间,肇庆、清远两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认真做好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地方财政多年保持着高位运行的态势。“十一五”期间,湛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增长22.6%,而肇庆平均增长30.4%,而清远更是以平均40.7%的速度增长。
而反观湛江,由于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转型升级相对慢,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仍不够快,在财源品种上更是显得相对单一,新兴产业尚需培育。据统计,我市的纳税大户主要集中于石化、房地产、港口、烟草、电力、银行等六大行业。国税10强中,与石油化工有关的企业,就了7家;地税100强中,房地产、建筑类企业占了47家。这些企业为湛江经济较快发展发挥了领军作用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担忧。
“除了财源单一,近两年我市石化企业的增值税、消费税和房地产业的营业税,受物价上涨因素影响,税收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差。特别是去年10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文中提及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新兴产业,目前我市仍寥寥无几。因此,加快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迫在眉睫。”市财政局相关工作人员分析道。
展望未来
钢铁、石化等重点项目将为湛江带来新希望
面对钢铁、石化等重大项目落户带来的发展机遇,湛江财政部门明显提出打造“发展型财政”的战略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拓展财源,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有限资金投入事关全市发展的大事实事,切实做到保增长与转方式、调结构有机结合。
“十二五”期间,是我市争当粤西振兴发展龙头,‘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幸福湛江’的关键时期,也是财政工作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就湛江而言,今年以来,中科炼化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广钢环保迁建湛江项目具备开工条件;晨鸣林纸浆预计上半年竣工投产。这些重大产业项目的进入,必将湛江财税带来广阔的增收空间。”这是阮日生市长在前不久全市财政工作会议说的。
市财政局前两个月的财政收入数据表明,今年我市财政收入1月份增长93%,2月份增长68.23%,第一季度可望增长30%以上,上半年可望实现时间过关任务过半。
“随着重大项目的相继落户,我们将着力促进财源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比如,推动新兴重点行业发展,落实自主创新战略,拓展财政资金投入使用方式等。另外,我们还将按照全省财政工作会议要求,在建设幸福湛江的征途中,努力建设法治财政、民生财政、绿色财政、绩效财政和阳光财政,为湛江争当粤西振兴发展龙头提供坚强有力财力支撑。”市财政局梁培局长认为。
我们也有足够理由相信,随着钢铁、石化等重点项目的进驻,湛江做大做优财政“蛋糕”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