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高温天气下,游泳是消暑的好方式,但记者调查发现,尽管野泳溺水事故每年都有发生,仍然有不少市民到江河野泳。
近日,记者在吴川了解扶贫双到工作时看到,有些乡村的河边浅滩,有不少群众在河中畅泳,对岸边禁止游泳的警示牌熟视无睹,有些还游到离岸十多米的深水区,虽然多数群众身上绑着游泳圈,不过也有人没有做防护措施。
水利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野外水域虽然看似平静,但存在的危险有很多。野外水域一般都比较浑浊,根本看不清楚水下的情况,除了会有树枝和水草外,有些地方还有网鱼者遗留下的破渔网,一旦被这些东西缠绊,越挣扎缠得越紧,很难自行解开。即使没有杂物的威胁,野外的水域深浅不一,还有无法预知的坑洞和淤泥,都是野泳者可能会遇到的潜在危险。
另外,许多初学游泳的人,本来打算在河边水浅的地方活动,但一不小心滑到了坑里,水突然变深后惊慌失措,就造成溺水事件。除此之外,选择‘野泳’其实对身体并不好,因为夏季天气炎热,水面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会升高,而水下的温度要比水面的温度低很多,并且越往下温度越低。在这样的环境中游泳,虽然感觉凉爽,但由于温度不均匀,对人体没有好处,更严重的是,人在这种环境中游泳很容易发生肌肉抽筋的现象,一旦肌肉抽筋,身体处于紧张状态,全身肌肉就会收缩,失去对自身的掌控,往往就诱发了溺水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