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砂工棚内还停放着一台挖掘机。
村民邱老伯说:“他们运一车砂出去卖,每车砂可赚好几百元,其他人运建筑余泥、砖头来倒,他们又收人家几十元。这样,汽车运出运入,他们都收钱!但是,由于运出去的比运进来的多,这里的坑越来越大,原来的砂土变成了建筑余泥和砖头,土壤结构都被破坏了,今后我们怎么向子孙交待?”
在现场,记者还看到了采砂人员用石棉瓦搭建的多个工棚,棚内有人员出入及晾晒衣服,棚内还停放着一台挖掘机。村民说,采砂人员在这里吃住,在一段时间里曾日夜开工。
村民心痛地告诉记者,白沙岗千百年来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岗上布满又细又白的幼砂,之前村里在岗上种上了木麻黄,形成了美丽葱郁的沙岗林带,但现在但白沙岗已千疮百孔,名不副实了。
据了解,采砂、采矿等资源开采都要经过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并办理许可证后方能实施。
为何白沙岗会变得面目全非呢?记者向吴川市塘尾街道办有关领导了解情况时,他说,已接到邱屋村村民反映的情况了。
白沙岗是一个开垦耕地的项目,由于开垦工作没做好,被挖成一个个深坑,村民有意见,他们会督促整治。
记者问他被挖的面积有多少亩?他说:“大约几十亩。”而吴川市塘尾街道办国土所负责人称:“这是一个土地整理、增加耕地的项目。听说有批文,但我调来之后还没看过……”
村民老邱认为,如果真的是开垦耕地项目是件好事,但是,现在从现场看,有人打着开垦耕地的名义,实际上却是在非法采砂、谋取私利、破坏生态。
一村民说:“就算他们马上停止非法采砂,现在形成的几十亩大深坑,去哪里运泥来把大坑填平?何况,他们还在继续挖。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立即制止这种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