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廉江黄皮改良品种热销市场“满山黄皮满地金”

2011-07-22 09:0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赖寒霜 詹岗琳

村场路边设有几个大篷收购点,果农在整理黄皮果。 赖寒霜 摄

改良品种 从“苦涩”走向“甜蜜”

当地农艺师张培贵介绍说,黄皮果盛产于岭南的两广及海南岛,在我市广大农村常见到院前屋后栽着黄皮果树,已成为农民盛夏家常果。

但由于本地传统的普通黄皮果质差,果小肉少,味多酸涩,在丰富多彩的水果世界中,既不起眼又不美味,进不了市场的“大雅之堂”,只是在农村市场以一两块钱1斤提篮小卖,效益低下的结果是本地很多黄皮果退出市场,有的地方甚至绝种。想不到一个优良品种,带来廉江黄皮满目春风。

白鹤垌农民罗予胜种有鸡心黄皮果20多亩,一年有约20万元纯收入,建洋楼买小车。讲起黄皮果种植之路,他感叹道:“没有鸡心黄皮果,就没有今天,一改品种,就走出活路。”他说,9年前他只是在村前种1亩多本地劣种黄皮果,一年产量仅几百斤,且果质差,一果多核,可食部分少,味多酸苦,仅能卖一块多钱1斤,年收入就那几百块,日子过得艰难。

后来镇政府引进了优良的鸡心黄皮果、无核黄皮果等优良品种,于是他试种一两年后,挂出的鸡心黄皮果既高产又漂亮更美味,市场一下子打开了,卖到深圳、上海等地,有时收购价高到10元/斤,于是他承包了山坡扩大种植到23亩,年年丰收。

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几百户村民也纷纷改种鸡心黄皮果,从庭院种植的小打小闹走上山坡的大面积种植,白鹤垌已是当地最大的黄皮果种植专业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庄。

罗锦说,廉江市的黄皮果种植业与其它地方一样,发展路上波折多,以前是小打小闹,低效益让它停留在庭院种植。

黄皮果家家可以种,难的是优良品种,前几年广州、海南等地试种出鸡心黄皮果等优良新品种后,镇政府立即引进,致力于当地推广,使整个黄皮果种植起死回生,迅速扩大,目前形成规模化、市场化,果农收入大增。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科技成果亮相东盟博览会 “ 数智赋能”展示湛江创新实力
  • 湛江千村达人小红书培训收官日 教达人“造爆款” 让乡村“上热门”
  • “全民健身,健康湛江”八人制足球赛开赛
  • 吴川举办妈祖文化项目推介座谈会
  • 阅趣科学实验:制作你的魔法语音台灯
  • 湛江千村达人小红书培训暨“大V看湛江 精彩百千万”活动举行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