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仍在施工的偷采点
海边的沙丘已经逼近村庄的池塘南方农村报讯(记者李世敏 胡新科) 一遇大风天气,沙尘便满天飞——这样的景象不仅出现在北方,也是广东吴川市部分临海村庄周边环境的写照。在该市覃巴镇大塘村,距离村庄20米处便是一片大沙滩。一位村民7月21日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沙滩所在地块曾生长着茂盛的沿海防护林,近年偷采钛矿者将林木砍伐,导致荒漠化加剧。
吴川市沿海防护林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与自然生物观测点”,1970年代后多次接待国外机构和人员考察,如今却鲜有人前来参观。
1个月前姚村偷采点的开采状态
钛矿资源已采九成
7月21日上午9时,吴川市吴阳镇姚村。距离海边两三百米的一个路口旁,几台机器矗立在沙地里,发出阵阵轰鸣。10米外的管道口正喷出红褐色污水。旁边沙堆里的一块石碑上,“推行封山育林,建设生态农业”几个醒目大字,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刺眼。
一位村民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这是一个去年出现的钛矿开采点,此处之前是一片林地,“听说老板是外地人,开采获得了村干部同意。”
在另一个钛矿开采点,裸露的黄沙如同嵌入林地的一块伤疤,管道排出的红褐色污水格外醒目。矿点不远处,矗立着一块“吴川市沿海基干防护林标准化示范区”的石碑。
在姚村附近的一片林地旁,几个水泥柱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姚村私人地皮”几个红字。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当地村民以此提醒采矿者,这里属私人林地,不能随意砍伐。
吴川市国土资源局陈副局长7月21日表示,2003年以后,国土部门没有发放过一张钛矿开采证。“高峰时,吴川非法钛矿点多达16个,54公里海岸线90%的钛矿资源已被开采,有的地方甚至被采过两三遍。”现在到底有多少盗采点,恐怕无人说得清。吴川市矿产开发中心黄主任表示,国土部门曾打算将钛矿资源整合发证,进行有序开采,但目前沿海地带已基本丧失钛矿开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