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采点的一角沙地上矗立着林业局的告示牌
偷采数量难以确定
不少村民认为,相关职能部门的不作为纵容了偷采行为。
吴川市国土资源局陈副局长则表示,偷采钛矿者设备简陋、“流窜作案”,且一般会征得当地村干部同意,村干部从中收取一定费用,如果没有村民举报和配合,查处难度很大。吴川市矿产开发中心一龚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几年他带队执法时,曾被当地村民打伤。
“查处时很难能抓到矿主,村干部往往也否认与偷采者存在合作关系。”陈副局长说,发现偷采行为之后,他们会马上勒令其停止作业,有时会派出执法队砸烂设备,但设备很快就会被偷采者修复。
不过,也有村民认为,偷采设备大多很笨重,还需从附近拉线取电,因此机动性并不强,国土部门查处并非难事。
吴川市矿产开发中心黄主任表示,国土部门曾跟供电局交涉过数次,要求其停止对非法采矿点供电,但“非法矿点被查处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接上电”;同时,非法开采量需用专业设备才能测定,要花费10到20万元,国土部门难以承担这笔费用,而由于无法确定偷采数量,案件难移送司法机关进一步处理,许多偷采者未能得到应有惩罚。
黄主任表示,受偷采钛矿影响最大的是主要由木麻黄构成的沿海防护林。他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国土部门曾向林业部门发函,建议其对偷采钛矿者不予发放采伐证,但对方认为,治理非法采矿是国土局的职责,与林业部门无关。
7月21日,吴川市林业局一副局长表示,他们并没有收到来自国土局要求配合治理非法采矿的函,“沿海防护林木树龄超过10年,因病虫害或台风破坏无法发挥防护作用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就可申请采伐证。”他表示,目前非法砍伐沿海防护林的行为很少发生,“偷采钛矿虽需砍伐大量木麻黄,但也有利于林木更新,从而更好地保护沿海防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