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高离婚率城市率先开始“离婚劝和”
早在2004年,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就在婚姻登记处设立“离婚劝和”机制,由政府免费为当事人提供离婚劝和的服务。
“离婚劝和”又称为“婚姻疏导”,上海有四种方式开展。
一是政府购买服务。松江区民政局首创了政府购买的方式,形成离婚劝和机制。松江区民政局与松江区心理咨询协会签署了合作意向,由政府每年出资6万元购买民间组织的服务,在离婚登记时有两位国家级二级心理咨询师为市民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
二是招投标设立社会福利基金,入驻“离婚劝和”机制项目,这对于民间组织和政府来说是双赢。一方面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让其更好的服务民众。一方面对于政府来说,这些做法更好地贯彻了“民政爱民”理念。
三是与妇联联手。妇联本身也有婚姻家庭方面的疏导人员,妇联定期派人入驻离婚登记处,免费为市民进行婚姻家庭的咨询。比如杨浦区开始试点婚前婚姻家庭辅导,引导结婚双方正确处理爱情、婚姻与责任问题,要双方明白婚姻是需要经营的。
四是推行婚姻登记社工服务制度、提高为民服务水平。“离婚劝和”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心理调适、倾听服务,同时又涉足广泛的社会经济法律知识。通过设立社工岗位,推进全市婚姻登记机关社工队伍建设,有利于完善婚姻登记公共服务体系,更好的贯彻社会“助人自助”的理念。
2008年松江区婚姻登记中心统计发现,自“离婚劝和”机制实行一年来,挽救了313个将要破碎的家庭。有三分之一的夫妇愿意走进咨询室接受心理辅导,倾诉离婚的原因,其中有七成的夫妇最终被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