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20元,猪肉10元,鱼25元,菜5元,早餐8元,共68元。”晚饭后,梁阿姨像往常一样,把当天买菜所花的钱记录在账本上。细心的她还翻了翻本子,算了一笔账:与去年相比,每斤猪肉价格上涨超过4元,每只鸡蛋贵了两毛,做一锅瘦肉蛋花汤,“成本”要多3元。
从“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到 “糖高宗”、“猪拔价”、“不蛋定”,越来越多的市民对农产品轮番涨价失去了消费的“安全感”。 如今在家做一顿饭,您得花多少元菜钱?如果给您60元,能在市场买到啥?日前,记者走访了市区几个菜市场和超市,考察“水涨船高”的CPI与老百姓的切身故事。
【记者走访】
农贸市场:霞山海景——三菜一汤,成本约60元
在人头攘攘的霞山海景市场内,吴女士打开环保袋,向记者展示了她今天买到的菜。“灵山鸡1斤19元,我买了‘半格’,加上海参半斤8元,打算煲鸡汤;剥皮鱼1斤13元,用来煎的;猪肉8两12块8;青菜和青瓜都是3块5,各买了1斤。”“一共花了59块8。”报了一串菜价以后,吴女士立即心算出她今天在菜市场的花销。
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管理”家人胃口的家庭主妇,她们表示,要想丈夫和孩子吃得满意,每天的菜钱大约要花60—80元,“番茄炒蛋、瘦肉焖豆腐、灼青菜、鱼仔汤,如今一顿最简单的三菜一汤差不多就是60块了,如果晚上菜不够吃,还得去烧腊店加点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