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困在港湾内10多天的渔船排列成行,渔民心急如焚。记者赖寒霜 摄
台风过后已10多天的琼州海峡依然不平静,海浪不断拍击着徐闻县龙塘镇博赊渔港,昔日热闹的天然港湾一片死寂,大榕树下几十位渔民焦急地盯着港门海潮:如果大海潮不来,被困在港湾的200多艘渔船出不了海,我们的生计怎么办?
现象 海沙堵塞 天然良港成“死港”
记者13日接到群众反映后,赶到博赊港,这个被强台风“纳沙”肆虐的渔港一片狼籍,几位村民正在捕捉被风浪冲进了港湾而出不去的海鱼。
“台风‘纳沙’袭击港门,巨大的海潮把海沙卷堆到港门,几乎把出海口堵死。”博赊村渔民何家平焦急地说:“港湾变窄了,进来避风的大小渔船有400多艘被困,只有小船还可以走出海沙堵塞的港门,出海捕鱼,而200多艘七八吨以上的大渔船至今被困在里面。”
记者在几位渔民的帮助下,驾一小船直冲港门。乱石一堆的港门,港内静如处子,港外波涛汹涌。小船过港门窄口时,水流急湍,小船上下颠簸,左右摆动。何家平用竹竿一探,水深仅1米多。“台风前还有2米多深,10多吨的船只可以进出,现在稍大的船都过不了。”何家平说。
船从港门折回来,狭长的港湾内,两边泊满了被困的渔船。 渔船什么时候才能出海捕鱼呢?老渔民庞堪来摇摇头说:“除非把堵在港门的海沙清淤疏浚,否则就要等到一月才有的三天大海流,海潮高位进入港口后,这些渔船才出得去,但倦航归来又怎么办?”
探因 护港石被毁 海沙卷入堵港门
“博赊港以前不是这样。”博赊村69岁高龄的老村长唐国义感慨地说,博赊港原是天然良港,港门有东西两翼天然护港石,长达1000多米,中间是个仅10多米宽的口子,故来历叫港门,水深浪平,100吨的大船过去可自由进出。港门内有长约1公里、宽80至100米的港湾,可停泊千艘渔船。
解放后,这里是博赊、东角、下塘、下海、青安等几十公里范围内10多条沿海渔村渔民的船只停泊和避风的渔港。想不到,如今博赊港变成了“死港”,政府再不建设,几千渔民就无法在此耕海。
记者向港门望去,看不到海堤,海滩上只有乌黑的礁石。
村中老人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港门两边防浪的天然海石被打掉后,就没有建设任何防浪建设,海沙卷冲上来,堵死港门,港湾内流水就变成了死水,10吨的大船再也无法进来。小一点的船进来后,遇到到台风就被困住。
据了解,由于港门堵塞,遇到大雨渔船就遭殃,前几年就有10多艘渔船因此沉没。该村渔民表示,曾就此问题多次向政府反映。
“我们渔民凑钱,几年清理一次港门海沙,船就可通行。其实不用很大投资,就可恢复港口原有的良好性能,现在最需要是政府的重视和关心。”渔民何家平指着港门说。
回应 关乎2000渔民生计 政府正筹资清沙
博赊渔港港门被堵,涉及10多个村子2000多渔民的生计。龙塘镇镇委书记陈新表示,博赊港是徐闻县少有的天然良港,30年前护港天然巨石被毁后,港口破坏日益严重,当地政府也心急如焚,多次向上面反映此问题,但一直没落实重建资金。这次台风导致多只渔船被困,镇政府正在筹集资金清除港门淤沙。
“避风港的问题一定要解决!”徐闻县海洋与渔业局陈舜局长接受采访时说,政府已多次向省里反映,但由于该港没有列入国家级渔港,改建迟迟没有动工,本地又没有这种财力,“目前最紧要的是博赊港清淤工作,疏通港湾内的水道,让渔船尽快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