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新闻网讯:近日,位于徐闻县城西南约10公里处的真武寺前殿内,发现一块尘封的清代木质赠匾,该木匾长56cm、宽29cm、厚4cm。擦掉灰尘,匾中间可见“有求则应”字样,字体为楷书,端庄工整,刚劲有力而一气呵成。木匾的上款刻着赠匾年代“光绪三十一年五月”(距今106年),下款刻有赠匾人“监生周桢宇偕男合家敬送”。
该寺建造年代虽然不详,但有清•宣统《徐闻县志》记载,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重修,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当前,古寺里管理人员已将木匾进行保护。
资料链接:监生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要获得选拔进入或是取得“入国子监资格”的生员,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此种荫生亦称荫监。监生也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明代监生分四类:举监、贡监、荫监、例监;清代监生分四类:恩监、荫监、优监、例监。监生出国子监之后,有任官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