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志愿篡改事件疑团重重
疑团1:志愿篡改为何如此精确?
记者了解到,今年湛江中考学生填报志愿的截止日期是5月29日,中考开考的日子是6月15日,为期三天。中考成绩公布的日期是在7月6日左右,而篡改志愿的日期是6月2日下午18时许,篡改的日期远在成绩公布之前,但令人惊讶的是,志愿遭到篡改的36名学生正好是此次该校今年中考的前36名。作案人究竟要对学生的资料熟悉到何种程度,才能精确到毫无差错的地步?
疑团2:当时谁有权限篡改志愿?
事发后,公安、教育等部门先后上网查询,发现志愿是在6月2日下午18时许被人篡改的,作案过程仅仅7分钟。据了解,此时志愿输入工作早已截止,填报工作已经到了志愿修改阶段,根据程序,应该连班主任都没有权限对学生志愿进行修改,当时究竟是谁有权限来登陆网站篡改志愿?如果说是遭人盗取账号和密码,作案人是如何盗取的?
疑团3:志愿遭篡改谁会受益?
36名成绩最好的学生志愿遭到篡改,其中15名同学超过湛江一中、二中、湛师附中录取线,这些学生目前还未收到上述三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极有可能去其它学校就读,很显然,后者无论是学校环境还是师资力量都不能和前面三所名校相提并论,志愿被篡改,有可能改变这15名学生的命运。
另一方面,如此大规模篡改志愿,要想“捂住”不被学生、家长、教育局领导发现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而一旦事发,事发学校的声誉、生源肯定会大受影响和冲击。